荊州,《三國誌》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壹統天下。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壹斑。赤壁鏖戰曹操敗北,劉備迂回百折,方達到“劉備借荊州有去無還”的目的。
劉備所以會言而無信(直把魯肅做掌上觀的態度後人當有評述)壹而無信、再而無信,荊州已不僅是諸葛亮所說的聯吳抗曹的重要地理依據,更逐漸成為三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交叉、匯聚點。點以帶面,面關全局。劉備借荊州後,誰來鎮守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趙雲似乎是最早考慮的人選。其時趙雲經過長阪坡的嚴峻考驗(趙子龍單騎救主非小說家言):復雜多變的混亂局勢中救劉備的獨子,舍棄劉備的夫人,至少表明趙雲的政治頭腦十分清醒而堅定;千軍萬馬、血染戰袍、歷盡艱苦磨難顯示出趙雲對主子的忠誠耿耿;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匹馬縱橫充分證明趙雲的戰鬥能力——實萬人敵也!趙雲的最大缺陷是沒有參加“桃園結拜”,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這個自己還算相信又不是最相信的,劉備不太放心。
諸葛亮也是劉備的思考軸心。諸葛亮是聯吳的倡導者,昔司馬德操言之曰“此間有俊傑。得臥龍即得天下”,雄才大略、驚天地泣鬼神!荊州的重要性諸葛亮既是發現者,也會是全力守護者。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恰是江東孫權的謀士,劉備私下以為諸葛亮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在荊州恐不大超脫(也就是不大自然,誰知道劉備怎麽想的。不大超脫含義甚多),或者就是不大放心。我好不容易借來了,沒準因為妳哥哥妳再還回去!那可不是劉備的本意。
張飛。讓此公守荊州重鎮,劉備糊塗尚不至於此也。
只有關羽了。劉備善於政治手腕,為不引起諸葛的懷疑(壹說為當時劉備器重龐統甚於諸葛,故把龐統帶於身邊侍侯),決定由關羽協助諸葛***同管理荊州。但是很快,龐統命喪落鳳坡,劉備悲痛之余,當即調諸葛至西川。至此,荊州的重任全部交給了關羽。 陳壽同誌著作《三國誌》時,大抵關羽的名頭還沒到神的境界,故陳壽同誌指出:“稱萬人敵,為世虎臣。然剛而自矜。”矢石交攻之際,千槍萬刃之中,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這是關羽對兒子說的原話。他只是說了交戰的能力。但是處理復雜的政治、軍事矛盾,這個河東解良人的素質明顯先天不足。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關羽女,羽侮罵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孫權為聯和劉備對抗曹操(也是政治目的),將自個的小妹妹嫁給劉備;娶關羽的女兒做兒媳婦,本是巧妙的政治聯姻,關羽也應以大局為重全面權衡利弊,即使不同意,婉言回絕也可。可是關羽不僅侮罵其使,更說出“吾虎女豈配犬子!”的話。這個時候,關羽和盟友的關系已是箭在弦上。在下屬面前,關羽也自有壹副天下舍我其誰的驕氣,“南郡太守靡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外不足連接,內尚難和諧。這樣,關羽的失敗已經註定。在荊洲貌似穩定的氣氛中,已摻雜了某種兇兆。 大意失荊州,悲哉關公!其實在這個重大的歷史變故面前,關羽無疑是個失敗者,也是壹個悲劇人物。大意失荊州,未必都是他的錯。他的上壹級的領導劉備包括諸葛亮也應承擔壹定責任。當然,千年後的今天,說是誰是責任顯得沒有任何意義。
關羽鎮荊州時,年齡大致在48歲左右,失荊州時,已經白發蒼蒼年紀60了。《演義》說其英雄不減當年明顯帶有藝術誇張。關羽對兒子說的“矢石交攻之際,千槍萬刃之中,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恐怕也是含有回味當年的意味。實際上,關羽已經從年富力強逐漸變為力不從心。不難理解,古人的整體壽命相比今天要短壹些,關羽的位置放今天恐怕也是60歲退休吧。即便說關羽獨當壹面,那麽他也沒從下屬中選擇壹個比較合適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劉備和諸葛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沒有選派恰當的官員來協助或者說等候接替關羽。相反,長期和關羽對峙的東吳,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整整經歷了幾代人!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年齡的不平衡客觀加快了關羽的悲劇發生。盡管不是他壹人的錯。
“剛而自矜”是關羽性格的重大缺陷。晚年的關羽“攻撥襄陽郡”、“決戰龐令明”、“放水淹七軍”,似乎當年“千裏走單騎”的感覺。呂蒙、陸遜都看透了關羽的毛病。設置了壹系列的連環計,加速關羽的頭腦膨脹虛無縹緲。按理說,劉備和諸葛亮應該以適當的方式予以提醒,可是劉備不然,尤其是諸葛亮,又來個“雪上加霜”!劉備封馬超,關羽“剛而自矜”的毛病犯了,於是插手說“超之才可與誰比”並打算與馬超壹比。亮答之曰:“~~~~~超雄烈過人,當世英傑,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逸群也”。據說關羽閱讀此信後,捋著自個的“美髯”硬是興奮了半天,並撤消了與馬超比武的念頭。至此,可以說,關公必敗無疑。
以後的事我們都知道了。關羽最終死在孫權手下。
無論如何評價關羽,關羽都是因為大意而走向死亡的,
但是,讓我們再來想壹想,關羽的悲劇也不只是他自己造成的。
大意失荊州是作為神的關羽的敗筆。主席說過“關羽是愚蠢的,可悲的”。小平同誌也說“諸葛亮用人是講手段的,但對關羽就非常遷就甚至不講原則,助長了關羽的驕傲情緒,故後來鑄成大錯”。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雖講的是紀律,但對於藐視別人的人卻起效。陸看透了關羽的性格,關羽卻只看透了他的表面。至於剛才那句話,言外之意指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隆中對》把荊州作為蜀國北伐中原的壹個戰略據點,忽視了“荊州在揚州上遊,關系吳國的安顧,孫權對荊州是勢所必爭的,否則便不能有吳國”。劉備、諸葛亮在夷陵之戰以前,對此始終無深刻認識,從而反復同吳國爭奪荊州,把蜀軍主力10余萬消耗在荊州戰場,劉備、關羽也為此喪命。故蜀國龐統、法正、趙雲,皆主張放棄荊州,集中主力北上爭奪雍、涼和關中,並有吳國為援,如此蜀國形勢當會改觀。既然劉備、諸葛亮未覺察其戰略計劃的錯誤,所以對吳國必全力爭奪荊州,毫無思想準備。他們把蜀漢兩大戰略據點之壹的荊州重任,只交給關羽壹人擔當,以壹人之智力,如何能對付魏、吳兩大敵對強國。而且,在關羽北伐緊要關頭,又不給予壹兵壹卒支援。所有這壹切,皆源於《隆中對》所包含的錯誤因素,未據政治形勢發展而加以修改。明乎此,再看前述關羽敗亡的五條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第五條。另外,第壹、二、四、五條,皆屬客觀因素,而非關羽的主觀力量所能克服。因此,荊州的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而是蜀國戰略方針失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