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聽其自然成語解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其自然成語解釋
成語解釋:聽:任憑。聽任它自然發展,不去過問。
成語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書。”
成語簡拼:tqzr
成語字數:4個字
感情色彩:聽其自然是褒義詞
成語結構:動賓式
成語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孩子成長時期,家長不能聽其自然,不管不問。
近義詞:聽之任之、聽天由命
反義詞:因勢利導
成語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表示不幹涉
聽其自然的英文翻譯及其它:
英文翻譯:
1.to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to let it have its swing; to leave sth. to chance; to run ones course; to let sth. slide
成語聽其自然的釋義
聽其自然(聽其自然)
◎ 聽其自然 tīngqízìrán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leave enough alone;let matters stand;take the world as one finds it] 任憑事情發展,不作任何努力
詞語解釋tīng qí zì rán?
任憑人或事物自然發展變化,不加幹涉。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他不想來,我也不好招攬;他既要來,我也不好拒絕,聽其自然罷了。”《儒林外史》第四八回:“ 王玉輝 也不懊悔,聽其自然,每日在 牛公庵 看書。” 沙汀 《春朝》:“這是荒僻的鄉間,找不出壹個具有近代醫學知識的產婆,或者醫生,壹切只能聽其自然!”
聽其自然_故事閱讀
在壹般人眼中,人若患了病,應該想辦法戰勝它,治療它,這對很多軀體疾病是有意義的。但對有些心理疾病,這樣做,就不適宜了。我們對這類疾病,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辦法,指導病人內心放松,對癥狀不壹味註意,持“聽其自然”的態度,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有壹位二十壹歲姓劉的男病人,來診前二年他高考落榜,心情不好,常胡思亂想。壹天電視、廣播電臺同時轉播某報有關打擊刑事犯罪的社論。他聽後,腦子裏閃現出這樣壹個念頭,自己父親是幹部,若有犯罪行為怎麽辦?他感到成分緊張,譴責自己不該出現這樣的念頭。誰知這念頭反而纏著他不離開了。從此,他的腦海中常常出現類似的念頭,從父親壹個發展到全家人(甚至包括嫂子懷的胎兒)身上;犯罪情節越來越復雜、越逼真、越可怕。這些念頭的出現使他惶恐不安,唯恐有“魔法”等使他的念頭成為現實。他從理智上知道這些念頭不符合事實。於是不管做什麽,只要念頭壹出現就有理性進行批判。例如洗臉時若念頭出現了,就舉著毛巾不動;進門時如果念頭閃出來,就擡著腿不動,並馬上用理智批判這些念頭,直到自認為批判透徹了,想清楚了,家裏的人沒有危險了,才繼續做未完成的事情。每次批判的時間長達1-2小時,嚴重地影響了他的生活和學習,使他不能參加補習班的學習,也不能正常生活。
他的'心理障礙叫做強迫癥。需心理治療。
根據他的具體癥狀(強迫觀念為主),我決定采取森田療法進行治療。森田是日本精神病學家,已逝世多年了。他創造了森田療法。他認為人的精神活動存在壹種類似屈肌和伸肌的拮抗作用。比如屈肌收縮伸肌舒張才可以完成屈曲動作。同理,在某種情況下產生的壹種觀念、情感和意向,則同時可產生與此相反的觀念、情感和意向,以調節人的行為,保證人的精神安全,不致於使人因出現某種念頭而苦惱。例如,在某種情況下出現對大家都崇拜的人的不敬念頭,同時會想到這是錯誤的;又如偶爾產生對親人的不滿念頭,同時會想這不是自己的真意而加以否定。這些念頭在壹般人只是壹閃即逝,不留痕跡,而在個別人身上,卻固執地出現形成拮抗對立,發展為強迫觀念。因此在治療方面以“聽其自然”為原則,讓病人體驗到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體驗到對超越病人控制能力的自然現實的抵抗是無用的。因而懂得應該老老實實地接受癥狀的存在,認識到對它抑制、反抗或用任何手段回避、壓制都是徒勞的。同時靠病前的求生願望進行建議性的活動。
在治療中,我首先向劉x闡明森田療法的原理,用很多生動的事例說明對自然的抵抗是無用的,對癥狀的抑制是徒勞的。然後要求他壹面接受癥狀,不予抵抗,壹面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即使荒謬的念頭闖入腦海後不予理睬,該幹什麽幹什麽,同時參加補習班的學習。
兩次治療後,他從道理上明白了對癥狀“聽其自然”的必要性,知道不應象以前那樣,控制它、抵抗它了。癥狀有所改善。
但出乎意料之所,第三次治療剛壹開始,他就告訴我,他的情緒不太好,原因是連續數日夜裏曾做同樣的夢,內容大致為:學校裏陰森森的,他坐在教室裏學習,學著學著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念頭又來了,他實在控制不住,難受極了。他的夢告訴我,他只是從理智上明白了“聽其自然”的道理,而感情上還認為應該控制癥狀。為了使他感情上也轉過彎兒來,我要求他在每次心理治療後,動腦筋舉10-20個日常生活的例子,說明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成功,而企圖抵抗則導致失敗的道理。他按時完成我留的“作業”,舉出了不少可以使他信服的例子。
例如,盛夏,在屋裏做作業,聽見外面樹上知了的叫聲,如不予理睬,很快便適應了,甚至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了。如不順其自然,跳著鬧著讓知了停止叫聲,則適得其反,不但知了還在繼續叫,而且影響了作業的完成。
某人畸形,有六個手指,如他采取抵抗態度,認為第六小指多余,則心情不暢。如他順其自然,認為這也是父母給的,則可平心靜氣地生活、工作。
在完成這些作業後,他開始慢慢從感情上也接受“順其自然”原則了。他試著邊學習邊接受癥狀,漸漸地嘗到了甜頭,每次出現念頭後不予理睬,很快就消失了。
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他的強迫癥治愈了。在補習班中他獲得了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