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古典成語故事

古典成語故事

古典成語故事三則

 成語故事大家都了解不少,有哪些成語故事是比較古典的呢?以下是我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古典成語故事壹

 成語: 枕戈待旦

 拼音: zhěn gē d?i d?n

 解釋: 戈:古代的壹種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誌殺敵,枕著武器睡覺等天亮。形容時刻準備作戰,。

 成語故事:

 西晉的時候有兩位有名的將軍,壹個叫祖逖,壹個叫劉琨。

 他們年輕的時候,常常在壹起,互相勉勵,決心為國家效力。夜裏他們睡在壹個床上,同蓋壹條被子,壹聽到雞叫,就趕忙起來,跑到庭院裏舞劍(聞雞起舞)。

 後來,祖逖當上了將軍,領兵北伐,收復了壹些失掉的地方。劉琨得知非常興奮,他給親戚朋友寫信說:?我時刻準備去砍掉敵人的頭顱,常常擔心祖逖走到我前邊去了,每天都是枕著武器在等待天亮(枕戈待旦)!?

 由這段歷史產生了兩個成語?聞雞起舞?與?枕戈待旦?。?聞?是聽到;?舞?是舞劍。?聞雞起舞?是聽到雞叫聲就起來舞劍,後來常用它比喻立誌為國出力的人的愛國熱情和行動。?戈?是古代的壹種武器;?旦?是天明。?枕戈待旦?是枕著武器睡覺,等待天明。現在用它比喻警惕性極高,隨時準備打擊敵人,也常用來比喻殺敵報國的急切心情。

古典成語故事二

 成語: 鄭人買履

 拼音: zh?ng r?n mǎi lǚ

 解釋: 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成語故事:

 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買雙鞋,去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腳長量了壹下。走到集市,他才發現自己忘了帶量好的尺碼,於是匆忙跑回家拿了尺碼,回到集上時,集市已經散了。他白跑了兩趟,卻沒買到鞋子。有人問他為什麽不用自己的腳去試鞋,他說:我寧肯尺碼,也不想念自己的腳。

 鄭人買履:諷刺寧願相信教條而不相信事實、不知變通的人。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古典成語故事三

 成語: 之乎者也

 拼音: zhī hū zhě yě

 解釋: 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成語故事: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外城。

 他來到朱雀門前,擡頭看見門額上寫著?朱雀之門?四個字,覺得別扭,就問身旁的.大臣趙普:?為什麽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寫?朱雀之門,四個字?多用壹個?之?字有什麽用呢?趙普告訴他說:?這是把?之?字作為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後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什麽事情啊!?

 後來,在民間便流傳壹句諺語:?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