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
出 處
宋·黃榦《黃勉齋文集》第四卷:“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壹念之間;此意便在。
不可思議
bù kě sī yì
[釋義]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後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語出]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城內永寧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議。”
[正音] 議;不能讀作“yí”。
[辨形] 議;不能寫作“意”或“義”。
[近義] 不可捉摸 神乎其神
[反義] 壹目了然 洞若觀火
[用法] 可用於人或事物。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