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居高臨下
拼音jū gāo lín xià
註音ㄐㄨ ㄍㄠ ㄌㄧㄣˊ ㄒㄧㄚˋ
英譯Commanding height
近義詞高高在上、高屋建瓴
反義詞降貴紆尊[1]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狀語;
基本解釋 形容地勢非常有利,處於有利的地位。
詳細解釋居:站在,處於;臨:靠近。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形容處於有利的地位或傲視他人。
居高臨下成語典故
編輯
1、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登高臨下,無失所秉,履危行險,無忘玄伏。”
2、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宋紀高宗紹興十壹年》:“敵居高臨下,我戰地不利,宜少就平曠以致其師,宜可勝。”
3、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壹回:“雖土多磽薄,無著各部落,然高原綿亙,有居高臨下之勢。”
4、郭沫若《南京印象·謁陵》:“步出陵堂,居高臨下,眼前壹望的晴明,大自然正在濃綠季中。”
5、魯迅《兩地書¨壹二五》:“紹平的信,吞吞吐吐,初看頗難解,仔細壹看,就知道那意思是想將他的譯稿,由我為之設法出售,或給‘北新’,或登《奔流》,而又要居高臨下,不肯自己開口,於是就寫成了那樣子。”
6、朱自清《民眾文學的討論》:“‘為民眾’底‘為’字,只是‘為朋友幫忙’壹類意義,並非慈善家居高臨下,慨施樂助的口吻。”
7、北齊·魏收《魏書·財安王》:“繳山立柵,分為數處,居高臨下,隔水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