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誌者事竟成
東漢初期,地方豪強張步占領著青州十三地,劉秀的大將耿龠自告奮勇要去平定張步。耿龠真撲張步的巢穴鳳縣,張步調集二十萬軍隊準備決壹死戰。在激戰中,耿龠腿部中了壹箭,他咬咬牙,揮刀砍斷了箭桿,然後他沖入敵陣,繼續與敵人拼殺。第二天,部將陳俊建議休戰,耿龠不聽,他激勵將士再戰。經過壹天的激戰,終於把張步的軍隊殺敗了。劉秀前來慰問,他說:“耿將軍,妳勝利了。真的是有誌者,事竟成啊!” 有誌者事竟成這個成語說明壹個人只要有堅強的意誌和決心,最後壹定能取得成功。
半途而廢
戰國時代,有個叫樂羊的人到別國去尋師求學。壹年後,他興沖沖地回家了。妻子正在織布,她問:“妳的學業完成了?” “還沒有,我很想念妳,特意回家來看看妳。” 妻子馬上拿起剪刀,把機上的絲線剪斷了。 “好好地壹匹布,幹嘛要把它剪斷?” “布是壹絲壹絲的累積成的,把它從中剪斷,前面的功夫就白費了。妳在外面求學,若是半途而廢,不是壹樣的道理嗎?” 樂羊恍然大悟,告別妻子,馬上就走。樂羊這壹去,直到七年後才回來 這個故事載於《後漢書·列女傳》,告訴後人,做事必須有始有終,成語半途而廢,由此而來。
安步當車
戰國時,齊國有個文人叫顏斶,他有官不做,偏偏跑到深山去隱居。在山裏,他吟詩作畫,下棋操琴,日子過得很悠閑。有壹天,齊國國王派人找他到宮裏去。國王見了他便喝到:“餵,走上來!” “妳找我,應該妳過來。”齊國國王見他這樣嘴硬,十分生氣。邊上的大臣勸顏斶趕快走上去,大臣說:“國王是壹國之君,妳得聽他的。” 他說:“照妳這樣說,我走上去,不是巴結他嗎?” 國王大怒:“是國王高貴,還是妳高貴?” “當然,我比妳國王高貴。” “好,妳舉個例子聽聽,說不出我就殺了妳。”顏斶講了壹個故事: 壹次,秦兵去攻打齊國,大隊兵馬來到魯國名士柳下季的墓地,將領傳令道:“誰在損壞墓地,就殺誰的頭!” 士兵從墓地邊上恭恭敬敬地走過去,到了齊國,將領說:“誰殺了齊王,就封他做大官。” 於是顏斶說:“齊王的頭還比不上名士的墓。” 國王不得不服輸,並拜顏斶為師。國王留他住在宮裏享受富貴,他拒絕了。國王派車送他,他也拒絕了。他說:“走路安穩自在,跟坐車相差無幾。” 於是用安步當車表示壹種安於清貧生活的清高思想,另外還有用緩慢的步行代替乘車的意思。
不求甚解
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二十歲那年死了父親。當時,陶淵明家鄉潯陽壹帶,水旱災害連年不斷,陶淵明壹家過著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不羨慕榮華富貴,卻喜愛閑散恬淡的田園生活。他在耕作之余,勤奮讀書,覺得很自在。陶淵明二十幾歲那年,在江州做了個名叫“祭酒”的學官。他看到官場的醜惡情形,非常失望,沒過多久,他就辭官回家。他家門前有五棵大柳樹,柳蔭下是他經常飲酒賦詩的場所。陶淵明讀書,主要在於領會文章的要旨,不在於在字句上花功夫。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記進了他的讀書生活: “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壹生中寫了不少詩文,是東晉時期的壹位大文學家。成語“不求甚解”原意是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了解壹個大概,不死扣字句。現多指學者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況不深入。
快刀斬亂麻
高歡是北朝東魏孝晉帝的宰相,他身邊有好幾個兒子,個個天真活沷。有人問高歡:“哪個公子最聰明?”經人壹問,高歡就想考考他們。他叫管家找來許多亂麻,他對兒子們說:“看誰將亂麻理得又快又好。” 高洋和兄弟們壹起整理亂麻,高洋見哥哥和弟弟半天沒理出頭緒來。他靈機壹動,找來壹把刀,幾下就將亂麻斬斷。高歡問道:“為何如此做?” 高洋道:“亂者必斬。”長大後,高洋篡位,當了北齊文宣帝。文中亂者,指造反的百姓,由這個事引出快刀斬亂麻這個成語,比喻辦事果斷。
草木皆兵
兩晉末年,西北方建立了五胡十六國,其中前秦的符堅氣勢最盛。 他率領八十萬兵馬入侵南方,妄圖統治全國。晉武帝派謝玄為先鋒都督,帶兵八萬去阻擊。謝玄先以精兵五千挫敗符堅手下的良臣大軍,接著,他又切斷後路,逼迫秦兵渡淮河北逃。這壹仗,符堅損失兵將1.5萬人。符堅惶惑不安,登上壽陽城樓,察看軍情,只見晉軍陣式嚴整,士氣高昂,符堅膽戰心驚,看到山上草木,以為都是晉兵。最後,謝玄以少勝多,在淝水之戰中大敗秦軍。由於恐懼驚慌而疑神疑鬼,連壹草壹木都當作士兵,稱為草木皆兵。
汗牛充棟
唐代有位學者叫陸質,他最愛讀孔子的書。他和朋友交談,滿口都是孔子書上的話。他研讀孔子的《春秋》幾乎花去畢生精力,他寫了許多有關研究《春秋》的書。他死後,許多學士都爭先都讀他的書。文學家柳宗元很尊敬他,曾寫過紀念文章,文章中誇獎陸質書寫得又多又好. 他說:陸質的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意思說,陸質的書,堆在家裏能碰到房梁,出門用牛馬搬運,能累得牲口滿身是汗。 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即汗牛充棟的來歷,專用來比喻書多。
閉門造車
古時候,山裏住著壹個老頭,他上山去砍柴,太陽下山時才回家。第二天,他背著柴去鎮上賣。 壹路上,他走得滿身大汗。突然,壹輛獨輪車從他身邊悠悠駛去,他尋思:這東西好,用上它,省力多了。 他到山裏砍來木頭。他關上門,獨自在家裏又鋸又刨。 鄰居問:“妳在幹嘛?” 他說:“我在閉門造車。” 老頭把造好的新車推到門外,小車立刻飛跑起來。 成語本意是贊揚閉門造車,出門可以合轍。現在卻與願意相反,諷喻這樣做不符合實際。
東施效顰
春秋時期,越州苧暨縣內住著兩戶人家。村的西面,有位生得天姿國色的姑娘叫做西施,村口東面,住著壹位長得很醜的姑娘,叫做東施。 西施是壹個有名的美女,她的壹舉壹動都受到人們的註意。有壹次,西施發了心痛病,她只得按著胸口,雙眉緊皺地回來家裏去。村民見了都說,西施這副病樣子,比平時別有壹種美姿。東施見人們贊美西施捧心皺眉的樣子,心裏很羨慕,於是她就模仿西施捧心皺眉的樣子,在村子裏走來走去。人們見了,覺得東施更醜了,可她自以為可以與西施比美了,十分得意。她只知道,西施捧心皺眉好看,卻不知道西施本來就長得美啊。後人便稱缺乏自知之明,壹昩模仿他人者,為東施效顰。
汗馬功勞
古時打仗離不開戰馬。出征時,戰馬駝著主人跋山涉水,日行千裏。途中它嚼的是草,飲的是水,吃苦耐勞;打仗時它跟隨主人沖鋒陷陣,浴血奮戰。它仰天長嘶,騰起前蹄將敵人踩成肉泥,敵人紛紛潰逃,戰馬窮追不舍。岔路口敵人設下陷井,戰馬縱身騰起,猶如天馬行空,飛馳而過。它直搗敵人巢穴,配合主人壹舉殲滅敵人。忽聽鳴金收兵,戰馬跟隨主人凱旋而歸。戰馬在鏖戰中立下了功勞,這時,它已大汗淋漓。成語汗馬功勞現常常比喻為在各行各業中辛辛苦苦立下功勞。
壹字之師
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家鄉江西宜春,他以文會友,以常和壹些文人往來。當地有個叫齊己的和尚,對詩文很有興趣,他早就仰慕的鄭谷才名,就帶著自己寫的詩稿前來拜會,齊己把詩稿壹首壹首地請鄭谷看。鄭谷詩到《早梅》這首詩時,不由得沈思起來。鄭谷吟道:“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 鄭谷面對齊己說:“梅天數枝,就不算早了。” 鄭谷又沈吟了壹會兒說:“不如把‘數’字改為‘壹’字貼切。”齊己聽了驚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壹拜。文人們知道了,就把鄭谷稱為齊己的壹字之師。 成語壹字之師是指能糾正壹個錯別字,或指出某壹字在文句中不妥處的老師。
疾風知勁草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做皇帝,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軍紛紛起義,漢朝宗室劉秀也起兵響應。劉秀領兵經過潁州時,當地人王霸召集了壹些朋友前來投奔劉秀,劉秀非常熱情地接待他們。不久,劉秀到河北去招撫各州郡歸順,他委任王霸為功曹令史,讓他帶領幾十名賓客隨軍同行。壹路上,艱難困苦,實在難以忍受,隨從人員紛紛離開劉秀,另找出路去了。過了黃河,只剩下王霸和幾個親兵相隨。劉秀對王霸說:“從潁州出來的人只剩下妳壹個了,真是疾風知勁草啊!”成語疾風知勁草比喻危難時才顯出人的意誌堅強,經得起考驗。
約法三章
秦始皇死後,胡亥繼位,他荒淫無道,天下老百姓怨聲載道。劉邦繼項羽後起義。公元206年,他統率大軍到了霸上,此時,秦二世胡亥被趙高殺死,胡亥侄兒子嬰繼位,子嬰見劉邦已兵臨城下,就出城投降。 劉邦進入城內,看到宮殿雄偉壯麗,想住進去享受壹番,樊噲和張良都勸他不可貪圖享受,因為這樣會失去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勸戒,封閉宮殿寶庫,又把隊伍帶到霸上。劉邦邀請地方父老和英雄豪傑,向他們宣布約法三章。劉邦還把約法三章的文告張貼出去。劉邦又派人到各鄉各縣去宣揚約法三章,老百姓十分高興,都來慰問將士。劉邦入關後約法三章,贏得了關中百姓的擁護,為日後平定天下奠定基礎。約,約定。約法三章就是約定法律三條,現指約好或規定幾點,大家遵守。
孺子可教
戰國末期,張良因暗殺秦始皇沒有成功,逃到下邳隱避起來。壹天,他在橋上看到壹位老人,那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去,叫張良去撿。張良心裏並不願意,可看那老人頭發胡須都白了,就下橋去把鞋子撿了上來。想不到老人說:“替我把鞋穿上。” 張良稍稍壹楞,跪下來替他把鞋穿上了。老人連謝都不謝,站起來就走了。張良覺得奇怪,就跟在後面觀察,老人突然轉過身來說:“孺子可教也。五天後壹早,到橋上來等我。”五天後壹早,張良趕來,可老人已經到了,老人責備張良不該遲到,五天後再來。第二次,張良聽到雞叫聲就起床趕來,可老人又比他來得早。又過了五天,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等了不壹會兒,老人來了,老人拿出壹部書交給張良說:“我叫黃石公,妳好好讀這本書,將來大有用處。” 張良回去壹看,原來是部《太公兵法》,後來他熟讀此書,成為漢朝開國功臣。成語孺子可教由此而來,指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大公無私
春秋時,有壹天,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官缺額,妳看派誰去最合適?”祁黃羊想了想,說:“派解狐去最合適!” 晉平公覺得很奇怪:“解狐不是妳的仇人嗎?妳為什麽要推薦他?” “妳只問我什麽人最適合這個職位,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晉平公采納了祁黃羊的意見,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為,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受到人們的稱頌。有壹天,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裏缺少壹位法官,妳看誰能勝任?”祁黃羊回答:“祁午最能勝任!” “祁午是妳的兒子,妳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人家講妳嗎?” 祁黃羊說:“妳只問我誰可勝任法官,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祁午當了法官後,非常稱職,深受人民的愛戴。孔子十分稱贊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成語“大公無私”形容壹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壹方。
專心致誌
孟子說,下棋在技藝中是比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專心不致誌地學,也是學不好的。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兩個人慕名而來,同時拜他為師,弈秋壹心想把自己的棋藝傳授給他們,講課特別認真。壹個學生專心致誌地聽他講課,另壹個學生表面上也在認真地聽課,而實際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從窗外飛過,聯想到要吃天鵝肉。 弈秋講完課,就叫兩人對弈。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就對弈起來。開局不久就見分曉,壹個從容不迫地能攻能守,壹個手忙腳亂地應付。弈秋壹看,兩人的棋藝相差懸殊。 他對棋藝差的學生說:“妳兩人壹起聽我講課,他能專心致誌,而妳呢?心不在焉。”成語專心致誌由此而來,形容壹心壹意,聚精會神。
壹鼓作氣
春秋時,齊國出兵去攻打魯國,魯莊公親自率領軍隊在長勺迎戰齊軍。齊軍擂響了戰鼓,氣勢很盛,魯莊公正要擂鼓迎戰,大臣曹劌說:“時機還沒有到。” 齊軍第二次鼓聲響起,曹劌還是阻止魯軍出戰。齊軍第三次擂起戰鼓,曹劌對魯莊公說:“現在可以出擊了。” 魯軍隨著出擊的鼓聲奮勇沖殺過去,齊軍大敗而逃。戰鬥結束以後,魯莊公問曹劌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曹劌說: “打仗靠的是士氣,壹鼓作所,再而衰,三而竭。” 魯莊公這才明白了,以後對曹劌十分看重。壹鼓作氣,比喻趁勁頭最大的時候,壹下子把事情做好。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春秋時,吳王執意起兵伐楚,他三令五申:“誰在勸諫,立刻處死。”於是想直言相勸的人只好閉口不言。 這事讓宮裏壹個侍從官的兒子知道了,少年帶上彈弓,悄悄溜進宮後花園去打鳥,他接連去了三次,終於讓他碰上了吳王。吳王見他滿身大汗,笑道:“孩子,妳在幹什麽麽?” 少年說:“壹只蟬在歡叫,卻不知螳螂就在身後。螳螂也十分可悲,沒防備身後的黃雀要吃它。” 吳王聽後大悟道:“哦,我去伐楚,也要防範後患啊!”於是,他收回伐楚的命令。只圖眼前得益,而不顧防範後患,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或“螳螂捕蟬”
破鏡重圓
有壹年,隋文帝發兵攻打南陳。這時,太子舍人徐德言十分不安,因為他的妻子是南陳皇帝的妹妹樂昌公主。他取來壹面鏡子,將它摔成兩半,壹半他自己留下,壹半讓妻子藏好,他們約好,如果夫妻散離,元宵節在長安相會。不久,樂昌公主被隋軍押走,徐德言懷念妻子,便帶上鏡子尋到長安。正月十五,他看見壹個家仆拿著壹面鏡子。家仆把他帶到官府,原來,樂昌公主當了妾。主人知道了這件事,讓他帶著妻子回家團聚。比喻夫妻重新團聚稱破鏡重圓。
螳臂當車
春秋時,齊莊公駕車出外打獵。傍晚,他命令禦者把獵獲的禽獸運回宮。 車子使到半路上,忽見前面車轍裏有只蟲。那蟲子昂首擡臂,阻擋車子而不肯避讓半步。齊莊公好奇地問禦者:“這是什麽蟲啊?” 禦者停下車子說:“這是螳螂。” “勇士!”齊莊公大加贊賞。齊莊公命令禦者不要傷害螳螂,於是車子從螳螂身邊繞行而過。 人們都稱頌齊莊公敬重勇士。消息傳開,天下勇士紛給前來投奔。 成語螳臂當車原本不含貶義,現在則諷喻其不自量力。
名落孫山
宋朝時,蘇州有個書生叫孫山。孫山為了功名刻苦讀書,壹年他和幾個同鄉壹起去參加考試,考試以後,他們都住在客店裏等待發榜。結果孫山考取了末名舉人。 他壹個人先回鄉去,他回到鄉裏,那些同窗的家長都來探問自己的孩子考試情況,他見那些老人十分關切自己子弟的考試情況,不忍心正面回答。 可是東家走了西家來,他不回答總不是個辦法,他只得謅了兩句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作為回答。這詩的意思,榜的最末壹名是我孫山,妳的兒子落在孫山的後面,當然落榜了。成語名落孫山比喻投考不中,或選拔時沒有被錄取
才高八鬥
南朝謝靈運是壹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壹些,卻被他怒斥了壹頓。 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壹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壹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壹鬥,天下***分壹鬥。” 成語“才高八鬥”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如魚得水
三國時,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失意壹時。為了日後能成大業,他求賢心切,向荊州名士司馬徽請教。司馬徽告知劉備:此地有伏龍、鳳雛,兩人得壹可安天下。劉備從謀士徐庶那裏得知,伏龍就是諸葛亮,躬耕田畝,鉆研史書,是位人才。劉備渴望得到人才,特意找上門去,但諸葛亮有事出門了。第二天,劉備得知諸葛亮已經回家,再往隆中拜訪,可惜只碰到諸葛亮的兄弟。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眼看哥哥幾次上門都沒有碰上,就勸他不要再去。
門可羅雀
汲黯是漢武帝時的壹位名臣。他當官時,每天拜訪他的客人很多。後來他辭去官職,回家靜養。清晨,他打掃庭院。中午,他打開大門,總見門前許多麻雀在尋覓食物,在那裏嬉戲跳躍。他感慨地說:“從前我當官,賓客盈門,現在不當官,我可以張網捉鳥了。” 不久,皇帝又下詔請他回去做官。過去常來的客人又紛紛來拜訪他了。汲黯經過壹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於是他在大門上貼上壹張紙條“謝絕會客”。那班客人望著門上的字,只好觍著臉,悻悻地走了。成語“門可羅雀”是說大門外可以張網捕鳥,形容門庭冷落。
覆水難收
姜太公年輕時,就深通兵法,才學出眾,他殺過牛,賣過粥,可到老也沒混出個模樣來。老婆嫌他沒出息,丟下他跑了。 後來他住在渭水邊,天天在那裏釣魚。壹天,周文王遇見姜太公,對他很崇敬。周文王拜太公為國師,請他出計謀。後來,太公輔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天下,太公也當了齊王。壹天,他遇見了從前的老婆,老婆見太公這樣體面榮耀,就要求重歸於好。太公叫人取來壹盆水沷在地上,讓她收起,她自知無法挽回,只好不告而別。形容事情無法挽回,稱覆水難收。
沈魚落雁
春秋時越國諸暨的苧蘿村,有個非常美麗的姑娘,名叫西施。西施每天在溪邊浣沙,溪裏的魚在清澈的溪水中遊動,時而冒出水面吐水泡,魚兒看見西施那麽美,羞慚得不敢再冒出水面來,後來,魚兒們幹脆沈到水底去了。漢元帝時,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要求和親,宮妃王昭君為了漢朝與匈奴和平相處,自願遠嫁匈奴。王昭君抱著琵琶出塞去,空中飛過的大雁,看到王昭君的絕代美姿,非常驚訝,它們壹只只從空中墜落到樹林子裏。 魚兒見了西施,羞慚得沈到水底,雁兒見了王昭君,被她的美姿驚異得掉下來。後來,人們稱贊女人容貌的美麗,往往用沈魚落雁這句成語來形容。
杯弓蛇影
晉朝有個叫的樂廣的人愛喝酒。壹天,他邀請朋友到家裏來對斟對飲。忽然,朋友看見酒杯裏有條蛇影在遊動,他受了驚嚇,回去就壹病不起,請醫服藥,都無起色。 樂廣跑來看他,問明起病的緣由。他讓朋友坐在原處,斟滿酒問:“有蛇影嗎?” “杯子裏還有‘蛇影’!”樂廣隨手取下墻上的弓。這次, “蛇影”不見了! “杯子裏原來是弓影呀!”朋友的病頓時好了! 杯弓蛇影比喻把虛幻當成真實的恐懼心理。
東山再起
東晉時,謝安才識出眾,年輕時應召在朝廷做官。可是他過了壹個多月,他就辭官回鄉了。謝安隱居到會稽附近的東山,他博學多才,又很有名望,經常有壹些名士專程來拜訪。他和客人飲酒做詩,過著悠閑的生活。他四十多歲的那年,北方的前秦發動百萬大軍南下,東晉危在旦夕,朝野壹片驚惶。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謝安才出山當了宰相。面對強敵,他從容鎮定地指揮作戰。淝水壹戰,大敗前秦符堅百萬大軍。後來,謝安率軍北伐,為晉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語東山再起,原指再度任職,現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也比喻失敗後恢復力量再戰。
拋磚引玉
趙嘏是唐代有名的詩人,杜牧特別欣賞趙嘏寫的詩“長笛壹聲人倚樓”。常建也是有名的詩人,他寫的《題破山寺後禪院》為人們所傳誦。但常建十分仰慕趙嘏的詩才。有壹次,住在蘇州的常建聽說趙嘏要來蘇州,非常想得到趙嘏的詩跡。他想了個辦法,他在靈巖寺的墻上比較醒目的地方題了兩句詩。不出所料,趙嘏果然也來靈巖寺,走啊走,忽然看見寺裏面的墻上怎麽只寫了兩句詩。趙嘏讀啊讀,於是拿起筆來,順手補了兩句。趙嘏走後,常建好高興,因為他終於得到了趙嘏的詩。遊客們都說趙嘏的詩跡果然好,常建是拋出磚頭引來了美玉。成語拋磚引玉表示自謙,比喻自己的看法粗淺,希望能引出別人的高見。
打草驚蛇
古代十國的時候,南唐有個叫王魯的人,在當塗縣當縣令。王魯貪心很重,到處索賄受賄。有壹天,壹大群老百姓湧進縣衙來,王魯暗暗吃驚,以為百姓們找他算賬來了。原來,百姓聯名遞狀,控告他手下的主簿。王魯接過狀紙,只見上面列舉了這個主簿很多罪狀,百姓們強烈要求王魯把他的主簿依法嚴辦。這個主簿的罪狀幾乎與王魯的所做所為壹模壹樣。他壹面看,壹面渾身發抖,不知該怎樣處理這個案件。王魯不由自主地在狀紙上批道:“汝雖打草, 吾已驚蛇。”百姓們怎能知道,他們告發主簿,也使王魯受到了警告。成語打草驚蛇由“汝雖打草,吾已驚蛇”簡化而成,現比喻做事不嚴密,反使對方有了防備。天衣無縫
從前有個叫的郭翰人,因夏天炎熱,就躺在庭院中乘涼。他仰望著夜空,看到繁星滿天,月光皎潔,不禁心曠神怡。忽然,他見天上壹朵白雲向他飄過來,白雲飄近,他壹看,卻是個白衣女子。郭翰連忙起來向她依拜。那女子對郭翰說:“我是天上的織女。” 織女身上的衣服漂亮極了,郭翰仔細地打量著。看著看著,他發現這衣裳上下沒有針線縫織的痕跡。郭翰覺得奇怪,就向織女請教。 織女說:“我穿的是天衣,本來就不是用線縫成的。” 郭翰聽了,不由得連聲贊嘆:“真是天衣無縫啊!” 成語天衣無縫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渾然天成,沒有破綻。
車水馬龍
漢光武帝劉秀去世後,太子劉莊即位,就是漢明帝。他為了紀念那些幫助光武帝中興漢朝的功臣,命畫師在南宮雲臺中畫上他們的像。在這些功臣像中,卻沒有大功臣伏波將軍馬援的像,這是為什麽?原來,皇後馬氏是馬援的女兒,明帝為了避免親寵外戚的嫌疑,故意不畫的。馬皇後牢記父親遭人嫉妒陷害含冤而死的教訓,處處虛心待人。馬皇後那時沒有親生兒子,明帝立賈氏的兒子為太子,委托馬皇後教養。馬皇後把他當作親生兒子壹般,精心培養,母子十分親熱。明帝去世後,18歲的太子繼皇位,就是漢章帝馬皇後被尊為皇太後。漢章帝根據壹些大臣的建議,打算把馬太後的兄弟封爵,馬太後遵照光武帝生前的規定,後妃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堅決反對。她說:“從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如此招搖,實在不好啊!” 後人把車如流水,馬如遊龍簡略為成語車水馬龍,形容車馬不絕的熱鬧景象。
驚弓之鳥
戰國時代,魏國武將更羸是個神射手。壹天,他陪著魏王出遊,只見幾只鳥在天空飛過。更羸說:“我只要拉響空的弓,不發箭,就能把鳥兒從天空摔下來。” 魏王半信半疑,說:“射箭的技術可以達到這種地步嗎?” 過了壹會兒,有只大雁從東方飛過來,更羸就拉滿弓,用力扣動弓弦,弦聲直沖天空,那只大雁真的從空中落下來。魏王又驚又喜說:“啊,奇怪,空弓虛箭怎麽能射下雁來?”更羸說:“不是說我的本領高,而是這只大雁有毛病。”魏王不解地問:“妳怎麽知道它有毛病?” “因為這是壹只孤雁,飛得慢,叫聲又淒慘,顯然受過驚嚇。所以壹聽到弓弦聲就下得摔了下來。” 成語“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壹點情況就特別膽怯的人。
黔驢技窮
唐朝大文學家柳宗元寫了壹篇文章,名叫《三戒·黔之驢》。文章裏說:貴州沒有驢子,有個人好奇地用船把壹頭驢子運到貴州。可是,驢子在貴州沒有什麽用處,那人就把驢子放在山腳下,讓它自己吃草。山上有只老虎,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驢子,見它個頭大,心裏有點害怕。 老虎不敢接近驢子,躲得遠遠的,觀察著。忽然,驢子大叫了壹聲,老虎以為要來吃它,嚇得拔腳就逃。後來,老虎又來觀察驢子, 發覺它只是吃草, 並不發狠。於是,它壯著膽子,慢慢地向驢子靠攏。驢子見老虎走近,驚惶地踢了兩腳,再沒有什麽動作了。老虎想:這家夥原來並不厲害,我怎麽會害怕它呢?於是,老虎猛撲上去, 壹口咬斷了驢子的喉嚨,飽餐了壹頓。成語“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壹點本領已經用完,再沒有什麽高招了。
水滴石穿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乖崖認為這是壹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壹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壹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壹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乖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壹文錢算得了什麽!妳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張乖崖大怒,判道:“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