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曾參殺人的出處如下: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
原文
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壹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譯文
春秋的時候,在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家鄉費邑,有壹個與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參的人在外鄉殺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親報告"曾參殺了人"時,曾子的母親說:"我的兒子是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壹個人跑到曾子的母親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
曾子的母親仍然不去理會這句話。 她還是坐在那裏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線,照常織著自己的布。又過了壹會兒,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大家都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心裏驟然緊張起來。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墻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