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萬馬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千軍萬馬,漢語成語,拼音:qiān jūn wàn mǎ,意思是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出自《南史陳慶之傳》。
出處:《南史陳慶之傳》:“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千軍萬馬又作千兵萬馬,《梁書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壹路所向披靡,壹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
千軍萬馬的成語故事
在南北朝時期,有壹個著名的將領叫陳慶之。有壹年,梁武帝派他率兵去攻打北魏,開始時,他率兵攻占城池,所向披靡,在滎陽城下,陳慶之率兵對魏兵發動猛烈進攻,但是滎陽城的防守非常牢固,無論怎麽攻打,最後都被擊退。
陳慶之說的話激勵了梁軍的士兵,氣勢瞬間高漲了起來,梁軍壹路猛戰,很快便攻占了滎陽城,陳慶之率領軍隊趁熱打鐵壹路殺到洛陽城下,洛陽的守軍很快便投降了。當時,陳慶之的士兵都穿著白色的戰袍,在洛陽城中來回穿梭,十分神氣,魏國百姓見了都感慨地說道: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千軍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