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厲風行、聞風而動、眼疾手快、流星趕月、 庭無留事,具體解釋如下:
壹、雷厲風行
拼音:léi lì fēng xíng
解釋: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像雷那樣猛烈,像風那樣迅疾。亦指果斷、幹凈利索。
出處:清·李漁《蜃中樓》:“大丈夫做事;雷厲風行。”
譯文:“大丈夫做事情,要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
二、聞風而動
拼音::wén fēng ér dòng
解釋:壹聽到風聲,就立刻響應。風:風聲,消息。
成語典故: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在衛、陳、蔡等國碰壁後,受到了楚國的邀請。陳國串通蔡國放出囚犯圍堵孔子,那些囚犯聞風而動,將孔子師徒圍困很多天。孔子師徒斷了糧,只有派子貢外出求援。聽說楚軍到來,囚犯們紛紛抱頭鼠竄了。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行動迅速。
三、眼疾手快
拼音:yǎn jí shǒu kuài
解釋:形容做事機靈、機警、敏捷、反應很快。疾:不是疾病,而是疾速,速度快的意思。
出處:袁靜《伏虎記》第十四回:“走在他旁邊的 郭根全 眼疾手快,壹把將它抱住。”
四、 流星趕月
拼音: liú xīng gǎn yuè
解釋: 象流星追趕月亮壹樣。形容行動做事迅速。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那壹頓如流星趕月,風卷殘雲。”
譯文:那壹頓吃得就像流星追趕月亮壹樣,狼吞虎咽。
五、庭無留事
解釋: 庭:公庭。官府衙門內沒有積壓下來的事情。形容辦事及時,效率高,不拖拉。
出處: 《舊唐書·李適之傳》:“適之雅好賓友,飲酒壹鬥不亂,夜則宴賞,晝決公務,庭無留事。”
譯文:適之雅非常喜歡賓客,喝了壹鬥酒還沒醉,晚上宴請賓客,白天處理公務,不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