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情況出於不得已的成語有:必不得已、迫不得已、逼不得已、情非得已。
1、必不得已 釋義: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
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 出 處 《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用法:褒義;謂語; 示例:布之威懷,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則仗大順以討之,出師以征之。 2、迫不得已 釋義: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情願; 示例:在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他迫不得已交待了事實真相。
3、逼不得已 釋義:指迫不得已; 出處:《雲笈七簽》卷八五:“[程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雲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屍解而去;”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被逼無奈; 示例:他逼不得已,只好采取走為上計。 4、情非得已 釋義:指情況出於不得已.本來並非所願,但根據事物的發展及所處的環境等,不得不這樣做;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醜,實系情非得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不是真心;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上冊:“知道藩司的失儀,情非得已。”
2. 形容迫不得已大膽子的四字成語 急
破釜沈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釜: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沈。《孫子兵法》所說的“焚舟破釜”雖然也表示誓死決戰的意義,但尚未形成後世常談的典故故事。至《史記》所載“項羽破釜沈舟”事,才具備了典型性:項羽前鋒軍救巨鹿,初戰少利,項羽便率大軍渡過漳河,破釜沈舟以激厲士氣。終於殺蘇角,虜王離,大敗秦軍於巨鹿之野。 後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反顧。
騎虎難下 日暮途窮 山窮水盡 束手無策 束手待斃 望洋興嘆 無可奈何
3. 關於不得已的成語逼不得已
[拼音] bī bù dé yǐ
[釋義] 指迫不得已。
[出處]《雲笈七簽》卷八五:“[程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雲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屍解而去。”
迫不得已
[拼音] pò bù dé yǐ
[釋義] 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萬不得已
[拼音] wàn bù dé yǐ
[釋義] 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出處]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八卷:“娘子不須掛懷,三載夫妻,恩情不淺,此去也是萬不得已,壹年半載,便得相逢也。”
4. 表示不情願的四字詞語有哪些1、情非得已
拼音:qíng fēi dé yǐ
釋義:指情況出於不得已。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醜,實系情非得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2、迫不得已
拼音:pò bù dé yǐ
釋義:被逼得不得不這樣做。迫:逼迫。不得已,不得不如此,無可奈何。已,停止。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3、身不由己
拼音:shēn bù yóu jǐ
釋義:身體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為不能由自己支配。
出處:《宋元戲文輯佚·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沖沖。”
3、無可奈何
拼音:wú kě nài hé
釋義:奈何:如何,怎麽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出處:、《史記·周本紀》:“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4、強人所難
拼音: qiǎng rén suǒ nán
釋義:勉強別人做不願做或做不了的事。
出處:唐·白居易《贈友詩五首》之三:“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
5、勉為其難
拼音:miǎn wéi qí nán
釋義:勉強去做力所不及或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出處:可是,情況尚不分明,我怎樣迎敵?好吧,勉為其難吧。 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下集第四章
5. 描述自己無奈的四字詞語描述自己無奈的四字詞語有: 1) 不可奈何:猶無可奈何。
表示沒有辦法。 2) 萬不得已: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3) 扒耳搔腮: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4) 計出無聊:主意出於無可奈何。
5) 計出無奈:主意出於無可奈何。同“計出無聊”。
6) 仰屋竊嘆:竊:私自。仰望屋頂,私自嘆息。
形容處於困境,無可奈何。 7) 無如奈何:指無可奈何。
8) 爬耳搔腮:指急切無奈的樣子。 9) 不奈之何:指無可奈何,無法可想。
10) 孤家寡人:三代帝王的自稱。後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人。
11) 面面相覷:妳看我,我看妳,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12) 目目相覷: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同“面面相覷”。
13) 末如之何: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14) 無計所奈:指無法可施。
同“無計奈何”。 15) 無計可奈:指無法可施。
同“無計奈何”。 16) 付之壹嘆:嘆壹口氣。
多指對不滿意的某件事表示無可奈何。 17) 出於無奈:指實在沒有辦法而不得不這樣。
無奈:無可奈何。 18) 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
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
19)瞠目咋舌:瞪眼伸出舌頭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20)萬般無奈:同“無可奈何”。
21) 無可柰何:柰,同“奈”,怎樣,如何。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22)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
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23) 望洋而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同“望洋而嘆”。
24) 愛莫能助: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
25) 壹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壹點計策也施展不出,壹點辦法也想不出.. 26) 不得不爾:爾:如此。
不得不這樣。表示為環境所迫或有難言之隱而無可奈何。
27) 新亭對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聲哭。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28) 情非所願:所做的事並不是自己想做的。 就是情非得已的意思。
29) 得過且過:且:暫且。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
形容胸無大誌。 30)情非得已:所做的事並不是自己想做的。
就是情非所願的意思。 31) 瞠目結舌:瞪:瞪著眼;結舌:說不出話來。
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
32) 稱孤道寡:孤、寡:古代帝王自稱。指自封為王。
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領自居。 33) 事出無奈:事情出於無可奈何。
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34) 馬馬虎虎:指還過得去。
亦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35) 虛應故事:故事:成例。
照例應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態度對待工作。
36) 亡可奈何:無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37) 力不從心:心裏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38) 聽天由命:由:聽從,隨順。
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39) 無可奈何:奈何:如何,怎麽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40) 莫可奈何:猶無可奈何。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41) 無其奈何:猶言無可奈何。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42) 迫不得已: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43) 張口結舌:結舌:舌頭不能轉動。
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楞。
44) 敷衍塞責: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45) 力所能及: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內所能做到的。 46) 敷衍了事:敷衍:做事不認真;了:完。
指辦事馬馬虎虎,只求應付過去就算完事。 47) 無計可施:計:策略、辦法;施:施展。
沒有辦法可用。 48) 孤立無援:只有壹個人或壹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49) 無能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勁或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決某個問題。
50) 茍且偷生:茍且:得過且過;偷生:茍且地活著。得過且過,勉強活著。
51)欲哭無淚,想哭可是沒有淚水、哭不出來。 52): 束手無策、指好像手被束縛住了,無法解脫。
現在泛指對遇到的麻煩沒有辦法解決,壹籌莫展的情況。 53): 無能為力、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勁或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決某個問題。 54):不知所措、措:安置,處理。
意指不知道怎麽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55):黔驢技窮、是壹個用來比喻有限的壹點技能也已經用完了的貶義詞,現在多用於諷刺壹些虛有其表,外強中幹,無德無才的人。 56): 望洋興嘆、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
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57):無力挽留、沒有力量挽留 58):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什麽幫助或益處。
比喻解決不了問題,沒有辦法。 59):於事無補、於:對於;補:益處。
指對事情沒有什麽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