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
成語:
紅衰翠減
拼音:
hóng
shuāi
cuì
jiǎn
解釋:
紅:指花;翠:指綠葉。紅花衰敗,綠葉減少。形容春盡花殘或初秋百花雕謝的景象。
出處:
宋·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成語:
春花秋月
拼音:
chūn
huā
qiū
yuè
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舉例造句:
冬天去了,春天又回來了。吟誦這些詩句,春花秋月,壹年四季都沈醉在詩的意境裏。
成語:
秋月春風
拼音:
qiū
yuè
chūn
fēng
解釋: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出處:
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舉例造句: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成語:
秋月春花
拼音:
qiū
yuè
chūn
huā
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舉例造句: 秋月春花易老,賞心悅事難憑。
成語:
壹葉知秋
拼音:
yī
yè
zhī
qiū
解釋:
從壹片樹葉的雕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見壹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壹葉落知天下秋。”
舉例造句: 壹葉知秋,雖古有此說,然安能應聲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