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體裁衣 青紫被體 三位壹體 身體發膚
體貼入微 體國經野 體無完膚 體大思精
同功壹體 無關大體 心廣體胖 五體投地
心寬體胖 壹體同心 衣不蔽體 移氣養體
儀靜體閑 緣情體物 茲事體大 卑身賤體
卑身屈體 膘肥體壯 此事體大 凡胎濁體
放心解體 公忠體國 汗流浹體 黃袍加體
魂不負體 魂不赴體 魂不著體 混然壹體
降顏屈體 枯體灰心 切身體會 融為壹體
柔膚弱體 神不附體 身體力行 四體百骸
四體不勤 四肢百體 體規畫圓 體貼入妙
體無完皮 體物緣情 體恤入微 無傷大體
五體投誠 遐邇壹體 賢身貴體 壹心同體
隱占身體 月露之體 椎膚剝體 魂不著體
不識大體 赤身裸體 遍體鱗傷 不成體統
稱體載衣 赤身露體 芳蘭竟體 躬體力行
虎體熊腰 魂不附體 渾然壹體 具體而微
斯事體大 父母遺體 居移氣,養移體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體 tǐ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身體的壹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
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
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 )。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
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壹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壹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