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囚牢的四字成語

形容囚牢的四字成語

1. 形容困的四字成語

1. 人困馬乏、

2. 艱難困苦、

3. 困獸猶鬥、

4. 窮困潦倒、

5. 內外交困、

6. 上下交困、

7. 獸困則噬、

8. 公私交困、

9. 困心橫慮、

10. 拯危濟困、

11. 神馳力困、

12. 筆困紙窮、

13. 乃我困汝、

14. 民困國貧、

15. 膠鬲之困、

16. 資斧困竭、

17. 禽困覆車、

18. 作困獸鬥、

19. 困而不學、

20. 抱才而困、

21. 困知勉行、

22. 困而學之、

23. 四海困窮、

24. 潛蛟困鳳、

25. 師老民困、

26. 鶴困雞群

2. 累的四字詞語比如筋疲力盡的四字詞語

精疲力倦 〖解釋〗倦:疲倦,勞累.猶言精疲力盡.

筋疲力倦 〖解釋〗猶言筋疲力盡.

師老兵疲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時間太長,兵士勞累,士氣低落.

疲於奔命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後也指忙於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力盡筋疲 形容非常疲乏,壹點力氣也沒有了.

疲憊不堪 疲憊:極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精疲力盡 精神疲憊,力氣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精疲力竭 竭:盡.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非常疲勞

筋疲力盡 筋:筋骨;疲:疲勞;盡:完.形容非常勞累

人困馬乏 人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勞累.

汗流滿面 形容極度緊張或非常勞累

鞍馬勞頓 騎馬趕路過久,勞累疲困.形容旅途勞累.

心力交瘁 交:壹齊,同時;瘁:疲勞.精神和體力都極度勞累.

3. 描述艱難的四字成語

不避艱險不畏懼艱難險阻。

寸步難移連壹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

也比喻處境艱難。爨桂炊玉爨:炊。

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顛仆流離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同“顛沛流離”。東踅西倒形容行走艱難。

風霜雨雪比喻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從危險、艱難、疾病當中挽救出來的人。

孤魂野鬼比喻沒有依靠,處緝互光就叱腳癸協含茅境艱難的人。火山湯海比喻艱難危險。

艱苦創業艱難困苦地創辦事業。荊棘滿途荊棘遍地。

比喻世道艱難。轢釜待炊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

形容生活艱難。流離顛頓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同“流離顛沛”。流離顛疐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同“流離顛沛”。捫參歷井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

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

萬苦千辛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鮎魚上竿比喻上升艱難。

同“鮎魚上竹竿”。

4. 形容艱難的成語,四字詞語大全

1. 不避艱險不畏懼艱難險阻。

2. 寸步難移連壹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3. 爨桂炊玉爨:炊。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4. 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5. 顛仆流離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顛沛流離”。

6. 東踅西倒形容行走艱難。

7. 風霜雨雪比喻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

8. 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從危險、艱難、疾病當中挽救出來的人。

9. 孤魂野鬼比喻沒有依靠,處境艱難的人。

10. 火山湯海比喻艱難危險。

11. 艱苦創業艱難困苦地創辦事業。

12. 荊棘滿途荊棘遍地。比喻世道艱難。

13. 轢釜待炊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

14. 流離顛頓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流離顛沛”。

15. 流離顛疐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流離顛沛”。

16. 捫參歷井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

17. 萬苦千辛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18. 鮎魚上竿比喻上升艱難。同“鮎魚上竹竿”。

5. 表示艱難的四字成語

跋涉山川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

參見“跋山涉水”。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棄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飽經風霜 飽:充分;經:經歷;風霜: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鬥爭。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壹出:“雞皮瘦損,看飽經雪霜,絲鬢如銀。” 飽經風雨 指經歷過許多艱難困苦。

同“飽經風霜”。 出處:孫犁《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於走到現在。”

飽經霜雪 飽:充分;經:經歷;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鬥爭。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壹出:“雞皮瘦損,看飽經霜雪,絲鬢如銀。” 悲天憫人 悲天:哀嘆時世;憫人:憐惜眾人。

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出處:唐·韓愈《爭臣論》:“彼二聖壹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備嘗艱苦 備:全、盡;嘗:經歷。受盡了艱難困苦。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唐·韓愈《順宗實錄》卷壹: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嘗辛苦。”

備嘗辛苦 備:盡、全。嘗:經歷。

受盡了艱難困苦。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唐·韓愈《順宗實錄》卷壹: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嘗辛苦。” 篳路襤褸 形容開創新事業的艱難。

同“篳路藍縷”。 出處:應修人《上海通信圖書館與讀書自由》:“我們篳路襤褸,孤軍苦戰,非為金錢,非為名譽,不厭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不避艱險 不畏懼艱難險阻。 出處:《三國誌·蜀誌·關羽傳》:“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不食周粟 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餐風露宿 風裏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裏,明朝飲馬南江水。” 餐風咽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出處: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青天白日》:“餐風咽露,跋涉奔波。” 創業維艱 開創事業是艱難的。

炊瓊爇桂 煮玉燒桂。比喻物價高昂。

出處:唐·林寬《獻同年孔郎中》詩:“炊瓊爇桂帝關居,賣盡寒衣典盡書。” 爨桂炊玉 爨:炊。

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出處:宋·司馬光《答劉蒙書》:“月俸不及數萬,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續。” 寸步難行 連壹步都難以進行。

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出處:唐·杜甫《九日寄岑參》:“出門復入門,雨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頭,難為壹相就。”

寸步難移 連壹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

也比喻處境艱難。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當年在小舟中,寸步難移。”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嚴寒,奔波於外。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勖學》:“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登山涉水 爬山過水。

比喻歷盡艱難。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兩個商量了,徑望滄州路上來。

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過府沖州。”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壹樣。

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顛沛流離 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

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出處:《詩經·大雅·蕩》:“人亦有言,顛沛之揭。”

《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顛仆流離 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

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顛沛流離”。

出處: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己酉冬,金自江西犯饒信,所在居民皆空城去,顛仆流離道上。” 東奔西跑 到處奔波。

多指為生活所迫或為某壹目的四處奔走活動。 出處:元·魏初《沁園春·留別張周卿韻》:“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

東奔西走 到處奔波。多指為生活所迫或為某壹目的四處奔走活動。

出處:元·魏初《沁園春·留別張周卿韻》:“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 東飄西泊 指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出處:《蕩寇誌》第壹壹二回:“車夫道:‘只有壹人想該鬥得他過。’徐槐聽了,忙問是何人?車夫道:‘這人姓顏,名叫樹德……向來東飄西泊,不知住處。”

東踅西倒 形容行走艱難。 出處:明·馮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試筆》套曲:“看俺這曲脊是腰,手顫頭搖,言語刁騷,衣履鏖糟,行動處東踅西倒,壹步低壹步高。”

東揚西蕩 指飄泊無定。 出處:《野叟曝言》第四壹回:“姐姐若不見憐,怎樣著落妹子死後魂靈,不至東揚西蕩。”

斷梗浮萍 比喻漂泊不定。 出處:宋·秦觀《別賈耘老》詩:“人生百齡同臂伸,斷梗浮萍暫相親。”

6. 表示饑餓的四字詞語

1、饑火燒腸:饑不可忍,如火燒肚腸。形容饑餓不堪,難以忍受。

2、饑腸轆轆: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3、饑凍交切:饑餓與寒冷壹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4、忍饑受餓:忍受饑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5、擔饑受凍:擔:經受。經受饑餓與寒冷。

6、嗷嗷無告:無告:指無處可以告貸和求救。形容身陷饑餓和困境中無處可以求援。

7、饑寒交切:饑餓與寒冷壹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8、食饑息勞:指使饑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

9、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10、餓莩遍野: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饑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11、眾口嗷嗷: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12、枵腸轆轆:枵:空虛;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轆轆作響。形容十分饑餓。

13、饑不擇食:擇:挑揀。不管什麽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14、啼饑號寒:啼:哭;號:叫。因為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15、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饑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饑餓的悲慘情景。

16、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編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條勒住肚子。指勒緊腰帶。比喻忍受饑餓,安於貧困。

17、嗷嗷待食: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餵養。迫於饑餓而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饑餓,處於困境等待援助。

18、饑而忘食:食:吃飯。盡管很饑餓,但也忘記了吃飯。形容極其憂慮的樣子。

19、饑虎撲食:像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壹樣。比喻動作迅猛急切。

20、簞食與餓:與:給與。用簞盛飯給與饑餓的人。

21、蟬腹龜腸:古人認為蟬只須飲露,烏龜只要喝水。比喻饑餓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