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帶“傷”字的成語有哪些?

帶“傷”字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傷財勞眾

拼音: shāng cái láo zhòng

解釋: 傷:耗費;勞:病。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畢竟鰍船難取勝,傷財勞眾枉徒然。”

2,成語: 傷春悲秋

拼音: shāng chūn bēi qiū

解釋: 傷:憂思,悲傷。因季節、景物的變化而引起悲傷的情緒。多形容多愁善感。

出處: 清·錢謙益《李義山詩箋註》序:“綺靡濃艷,傷春悲秋,至於‘春蠶到死’、‘蠟燭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愛河而幹欲火。”

3,

成語: 傷風敗化

拼音: shāng fēng bài huà

解釋: 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同“傷風敗俗”。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壹壹回:“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當作‘情’字,所以作出傷風敗化的事來,還自謂風月多情,無關緊要。”

4,成語: 傷風敗俗

拼音: shāng fēng bài sú

解釋: 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出處: 唐·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5,成語: 傷弓之鳥

拼音: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壹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6,成語: 傷化敗俗

拼音: shāng huà bài sú

解釋: 指敗壞教化和風俗。

出處: 《漢書·貨殖傳》:“又況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發、雍樂成之徒,猶夏齒列,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

7,成語: 傷化虐民

拼音: shāng huà nǜè mín

解釋: 傷:傷害;化:風俗;虐:殘害。破壞傳統的風尚習俗,殘害平民百姓。

出處: 《三國誌·魏誌·袁紹傳》裴松之註引《魏晉春秋》:“司空曹操,祖父騰,故中常侍,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

8,成語: 傷教敗俗

拼音: shāng jiào bài sú

解釋: 指敗壞教化和風俗。同“傷化敗俗”。

出處: 明·馬中錫《罪言》:“今諸小道家淺陋無理,葬得善地,雖殺人巨盜,亦可獲福;課得美占,雖弒父與君,亦無大害。傷教敗俗,莫過於此。”

9,成語: 傷筋動骨

拼音: shāng jīn dòng gǔ

解釋: 本指身受重傷。後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損害。

出處: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得來傷筋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

10,成語: 傷廉愆義

拼音: shāng lián qiān yì

解釋: 傷廉:損害廉潔;愆:喪失。指某種行為損害廉潔,喪失道義。

出處: 《孟子·離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晉·陸機《文賦》:“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