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親相愛
讀音:xiāng qīn xiāng ài
解釋:形容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拜謁忠靈》:“與嚴家大相自幼往往來來,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親相愛,就是壹個人相交,不放下懷。”
譯文:和嚴家大相從小來往,嬉笑打鬧,同眠同坐,系密切,感情深厚,就是壹個人相交,放心不下。
用法: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例句:他們兩個雖然生活困頓壹些,但兩人相親相愛,生活很美滿。
2、兄友弟恭
讀音:xiōng yǒu dì gōng
解釋: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
出處: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治家篇》:“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譯文:教育感化的事,是從上向下推行,前人影響後人。因此,父親不慈愛,子女就不會孝順;哥哥不友愛,弟弟就不會恭敬;丈夫不仁義,妻子就不會和順。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家庭關系。
例句:他們壹家人兄友弟恭,相親相愛,生活很幸福,
3、父慈子孝
讀音:fù cí zǐ xiào
解釋: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則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譯文:什麽叫做仁義?就是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做兄長的要友善,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做丈夫的要以和為貴,做妻子的要三從四德,做朋友要重情義,做夥伴要講信用,做君王的要禮賢下士,做臣子的要忠心。
用法:褒義謂語。
例句:父慈子孝,天經地義,但今日世風日下,父子反目的事情,時有所聞。
4、天倫之樂
讀音:tiān lún zhī lè
解釋:指老壹輩和小壹輩有血緣親屬關系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系,後指老壹輩和小壹輩有血緣親屬關系。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譯文: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往事。
用法:作賓語;泛指家庭的樂趣。
例句:家長與孩子們在舞臺上開心地擁抱,***享天倫之樂,慶祝校合唱團榮獲冠軍。
5、舉案齊眉
讀音:jǔ àn qí méi
解釋:是指送飯時把餐盤舉得跟眉毛壹樣高。形容夫妻間互相敬重。
出處:東漢範曄《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譯文:每天回家,妻子為他準備飯菜吃食,在梁鴻跟前從不仰視,總是把裝滿食物的托盤高舉到眉毛處,恭敬地侍奉梁鴻。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例句:當愛情演變成親情之後究竟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