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 瞠目作舌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及故事?

成語: 瞠目作舌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及故事?

成語: 瞠目作舌 成語簡解 編號 : 5017 成語 : 瞠目作舌 註音 : ㄔㄥ ㄇㄨˋ ㄗㄨㄛˋ ㄕㄜˊ 漢語拼音 : chēng mù zuò shé 參考詞語 : 瞠目結舌 釋義 : 義參「瞠目結舌」。見「瞠目結舌」條。 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瞠目作舌”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瞠目結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瞠目結舌」系由「瞠目」及「結舌」二語組合而成。「瞠目」的意思是睜大眼睛。語或出宋.洪邁《夷堅誌.丁誌.卷壹.金陵邸》。《夷堅誌》是宋朝著名的誌怪小說,記載許多傳聞的怪異之事。〈金陵邸〉記載壹個官員因調職赴臨安任官途中,路過金陵,投宿在官舍裏,正打算休息時。突然見到兩個怪人「瞠目」直視著他,還說了些怪話。這個官員被驚嚇得魂不附體,趕快搬離官舍到客棧的故事。「結舌」的意思是說不出話。出自《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漢哀帝時,外戚專政,國家危亂,待詔李尋上書直諫哀帝,他勸哀帝:要治理好壹個國家,就要能夠任用賢能。不能讓賢能之士像成帝時的王章壹樣,因為直言極諫而被誣陷至死。這樣會讓「 智者結舌 」,賢能之士都不敢開口說話,為國家做事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瞠目結舌」,形容吃驚、受窘的樣子。如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壹○.秀姑》:「良久,覺腰間頓輕,用手捫搎,則腰纏盡失,蓋已為劙囊者竊去,瞠目結舌而已。」 典源 : 此處所列為「瞠目結舌」之典源,提供參考。1、「瞠目」:※宋.洪邁《夷堅誌.丁誌.卷壹.金陵邸》紹興初,朝士赴調臨安,過金陵,投宿官舍,從仆解擔散去,獨坐堂上。良久,東邊房門自開,壹奴蓬首1>出,青衫白褲,瞠目2>視之,舉手指胸曰:「胸中有玉環,問君知不知?」瞥然3>復入。士駭怖4>不能支,幾5>欲墮地6>。驚魄小定,方攝衣正席,西邊房門又開,壹婦人衫裙俱青,抱嬰兒以出,亦瞠目而視,指其兒曰:「官人殃殺我。」語訖,遽入房。士肝膽皆震,欲走而足不能步,欲呼而聲不能出。移時,仆自外至,急徙於客邸,迷罔者終日。 〔註解〕 (1)蓬首:形容頭發散亂。 (2)瞠目:睜大眼睛。形容憤怒、驚訝、無奈的樣子。瞠,音ㄔㄥ。 (3)瞥然:壹下子。瞥,音ㄆ|ㄝ。 (4)駭怖:驚懼、害怕。 (5)幾:音ㄐ|,將近、差壹點。 (6)墮地:掉落地上。墮,音ㄉㄨㄛˋ。2、「結舌」:《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虛言也。陛下秉四海之眾,曾亡柱幹之固守聞於四境,殆開之不廣,取之不明,勸之不篤。傳曰:「土之美者善養禾,君之明者善養士。」中人皆可使為君子。詔書進賢良,赦小過,無求備,以博聚英俊。如近世貢禹,以言事忠切蒙尊榮,當此之時,士厲身立名者多。禹死之後,日日以衰。及京兆尹1>王章2>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邪偽並興,外戚3>顓命4>,君臣隔塞,至絕繼嗣5>,女宮作亂6>。此行事之敗,誠可畏而悲也。 〔註解〕 (1)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2)王章:??西元前24,西 *** ,字仲卿。以文學為官,稍遷至諫大夫,敢直言,後遷司隸校尉,官至京兆尹,被帝舅王鳳所陷,下獄死。 (3)外戚:帝王的母黨和妻黨。 (4)顓命:指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顓,音ㄓㄨㄢ,專、擅,通「專」。 (5)繼嗣:繼承之人。嗣,音ㄙˋ,繼續、承繼。 (6)女宮作亂:因犯罪或被牽連而沒入宮中為奴的女子。指趙飛燕姊妹。 書證 : 01.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三.馮勰》:「為述所遇於太守,瞠目作舌者久之。」 成語接龍

“瞠”字開頭的成語

瞠乎其後 瞠目結舌 瞠乎後矣 瞠乎後已 瞠目作舌 瞠目撟舌

“舌”字結尾的成語

七嘴八舌 三寸不爛之舌 瞠目結舌 張口結舌 三寸之舌 三寸舌 花嘴花舌 花唇巧舌 瞠目作舌 瞠目撟舌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瞠目作舌”分成的單字詳解:

瞠, 目, 作, 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