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出自鴻門宴的成語

出自鴻門宴的成語

1、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解釋〗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在討論會上,他的壹番話卻暗有所指,~。

2、秋毫不犯 ?qiū háo bù fàn

〖解釋〗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示例〗~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唐·李白《永王東巡歌》

3、勞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解釋〗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這是決戰的最後五分鐘了!這壹班~的“英雄”,手顫顫地舉著“勝利之杯”,心頭還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 ?補充: “彘肩鬥酒 ”“發指眥裂”。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鹹陽郊外的鴻門(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壹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楚國的兩位將領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詳細記述最早見於“史聖”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後衍生出大量的相關文學作品。後人也常用“鴻門宴”壹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