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口結舌。
成語解釋: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楞。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辨析:張口結舌與“啞口無言”有別:張口結舌側重於形容緊張;“啞口無言”側重於形容不作聲。
成語出處: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壹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壹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此詞形容害怕或吃驚而驚呆了,也表示羞愧的說不出話來。出自: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公子被他問得張口結舌;面紅過耳”。
含張口結舌的例句:
1、他張口結舌地瞧了他們壹會兒,然後搖晃著身子坐下。
2、他的謊言被壹個個揭穿了,他想解釋,卻張口結舌。
3、這個嫌犯雖然預先編了壹套說辭,但壹看到警察,卻慌亂得張口結舌,壹句話也說不出來。
4、他被問得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5、他這壹席話說得我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6、他被張老師問得張口結舌。
7、當謊言被識破時,他張口結舌,慌忙地離開。
8、妳臉上仍然堆滿討好的微笑,但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9、法官問張三,妳說案發那天妳不在家,那為什麽在現場留下了妳的足印?這壹問使張三張口結舌,久久回答不上。
10、平時能言善辯的昭昭,今天怎麽在辯論會上張口結舌的,是不是他的論點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