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失當 玉石俱焚 ︰ 美玉和石頭壹齊燒毀了。 比喻好和壞的同歸於盡
1.買櫝還珠 2.玉石俱焚
買櫝還珠 1. to keep the glittering casket and give back the pearls to the seller 2. to show lack of judgment; to choose the wrong thing 玉石俱焚 jade and stone burned together; destruction of good and bad alike
參考: I suppose you understand what i am writing
1. 買櫝還珠 2. 玉石俱焚
買櫝還珠 註解 : 櫝:木盒子。 釋義 : 買了裝在漂亮木盒子裏的珍珠,卻留下木盒子把珍珠還給對方,比喻被華麗的外表所迷惑而放棄了珍貴的實質。也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語源 : 《韓非子?外儲說》:古時有壹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珠寶,用含有香味的木蘭樹為珍珠造了壹個盒子,盒子不但以肉桂、花椒等香料薰制,還用美玉和翡翠來裝飾。有個鄭國人路過,看見這個盒子,愛不釋手,最終把盒子買下來,卻把盒中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 例子 : 1. 光看漂亮的包裝就決定買東西,這等於是買櫝還珠。 2. 不善於讀書的人,吸收的是糟粕,揚棄的是精華,這就好像是買櫝還珠。 感 *** 彩: 貶義 異形 : 得盒還珠 近義 : 舍本逐末|取舍失當 玉石俱焚 解 釋 玉石: 玉與石。比喻好與壞、賢與愚。美玉和石頭壹樣燒壞。比喻好壞不分,同歸於盡。 出 處 《尚書·胤征》:“火焱昆崗,玉石俱焚。”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壹場大火使這座大樓~。 近義詞 同歸於盡、休戚與***、風雨同舟 反義詞 涇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英 文 good people are destroyed with the bad as the jade and stone are burned up together
參考: google and me
買櫝還珠 註釋: 喻本末倒置
取舍失當。 成語出處: (1)韓非子外儲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
為木蘭之櫃
薰以桂椒
綴以珠玉
飾以玫瑰
輯以羽翠
鄭人買其櫝
而還其珠。」(2)張養浩讀詩有感:「久知好瑟吹竽拙
每笑還珠買櫝非。」 成語造句: 古人有買櫝還珠者
這種昧於實際
去取失當的人
今日尤多。 玉石俱焚 (玉,比喻良材。 石,以喻劣材。 焚,燒毀。) (1)美玉和石頭壹同被燒毀。後指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2)不管好壞,同歸於盡。 成語出處: (1)書經˙胤(ㄧㄣˋ)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2)秦漢史通俗演義二十七回:大王若不用臣言,城破以後,玉石俱焚,臣雖死亦有何益?今只死壹臣,不但大王脫禍,就是許多將士亦得全生。 (3)三國演義˙第壹壹六回:如執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 (4)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壹: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不然他日壹敗,玉石俱焚。 成語造句: (1)若世界上不斷地發明新的武器,若有壹天戰爭爆發,結果是玉石俱焚。 (2)地球壹旦因核戰而毀滅,則玉石俱焚,無有僥幸者。 相關成語: 玉石同沈
玉石同焚
玉石同燼
玉石俱碎
玉石俱摧
玉石俱燼
兩全其美
買櫝還珠 - 比諭輕重倒置
取舍失當 玉石俱焚 - 比諭善與惡同遭毀滅
1. 買櫝還珠 2. 玉石俱焚
參考: 自己知識!
成語 - 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