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聞名遐邇。
聞名遐邇 [ wén míng xiá ěr ]
釋義: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出處: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
譯文:社會地位尊高的人的討論,遠近聞名。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近義詞:聲名遠播、無人不曉、聞名天下、遐邇聞名、鼎鼎大名、如雷貫耳、舉世聞名、名滿天下。
反義詞:默默無聞。
筆順
擴展資料:
1、無人不曉 [ wú rén bù xiǎo ]
釋義:沒有人不知道。形容很有名氣。
出處: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六章:“她早就艷名遠播,無人不曉。”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褒義,指很出名。
2、鼎鼎大名 [ dǐng dǐng dà míng ]?
釋義:形容名氣很大。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四回:“妳壹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