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東漢孫敬勤奮好學,所以準備了壹根繩子,將壹端綁在房梁之上,另壹端綁在自己的頭發上。當讀書疲勞時打盹,頭壹下垂,繩子就會拉扯頭發使孫敬清醒,便於孫敬繼續讀書學習;戰國蘇秦發奮讀書,常常讀書到深夜,為防止困倦,準備了壹把錐子,打盹時便用錐子刺大腿上壹下使自己清醒,堅持讀書。
2、鑿壁借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典故:西漢時期匡衡家境貧寒,無力購買燈油,壹日夜晚,匡衡無意中發現從墻壁壁縫裏透過來鄰居家的燈光,於是將墻縫擴大些許,借著鄰居家的燈光讀書。
3、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典故 : 晉代車胤家貧,無力購買燈油,而又不願浪費夜晚的讀書時間。便於夏天晚上抓螢火蟲作為燈讀書;晉代孫康冬天夜晚利用白雪映出的光亮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