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陽春
讀音:bái xuě yáng chūn
釋義: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壹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別有滋味
讀音:bié yǒu zī wèi
釋義:原意是另有壹種別人無法體會的離愁別恨的滋味,指亡國之痛。後泛指文學藝術的情調、意蘊另有種動人的美感和趣味。
出處:南唐·李煜《烏夜啼》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盡頭。”
才華橫溢
讀音:cái huá héng yì
釋義: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殘膏剩馥
讀音:cán gāo shèng fù
釋義:殘:剩余;膏:油脂;馥:香氣。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
出處:《新唐書·杜甫傳贊》:“唐詩人杜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余,殘膏剩馥,沾丐後人多矣。”
出神入化
讀音:chū shén rù huà
釋義: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嘆:‘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傳神阿堵
讀音:chuán shén ē dǔ
釋義: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善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呼之欲出
讀音:hū zhī yù chū
釋義:呼:叫,喊。形容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壹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
出處: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輝光日新 ?
讀音:huī guāng rì xīn
釋義: 常指壹個人在道德、文學、藝術等方面日有長進。
出處:《周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
慧業才人
讀音:huì yè cái rén
釋義:指有文學天才並與文字結為業緣的人。同“慧業文人”。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得道應須慧業文人,生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
擊碎唾壺
讀音:jī suì tuò hú
釋義: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作品的高度贊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