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菜非常好吃的四字詞語有很多,比如八珍玉食、垂涎欲滴、垂涎三尺、津津有味、膾炙人口、三牲五鼎、食指大動、五味俱全、秀色可餐、山珍海味,等等。
詞語解析:
壹、八珍玉食
解釋:泛指精美的肴饌。
出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白話文:“精美的肴饌邀請妳吃飯,千言萬對回答生意。”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珍美的食品
二、垂涎欲滴
解釋: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出自:鄒韜奮《經歷·貧民窟裏的報館》:“但是在我這樣的壹個窮小子看來,確覺得 這是壹個不小的數目,而且老實說,確也有些垂涎欲滴!”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指貪婪嘴饞的人
三、垂涎三尺
解釋:涎:口水。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
出自:現代老舍《趙子曰》第三章:“對面坐著壹個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擠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須子和皮。”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見了別人東西眼紅
四、津津有味
解釋: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出自:楊沫《青春之歌》第壹部第十二章:“話是這樣說,可是談起理論,許寧還是壹套套地向道靜談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五、膾炙人口
解釋: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傳訟。
出自:現代聞壹多《歌與詩》:“壹部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 ”
語法:復雜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2. 形容“豐盛的晚餐”的成語有哪些饌玉炊金、洋洋大觀、大魚大肉、穰穰滿家、山珍海胥
壹、饌玉炊金
白話釋義: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肴。
朝代:唐
作者:駱賓王
出處: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裏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翻譯:平臺戚裏這些地方高墻相連,豐盛的菜肴只等奏樂擊鐘就擺成盛宴。
二、洋洋大觀
白話釋義:形容事物豐富多彩,美好繁多。
朝代:春秋
作者:莊周
出處:《莊子·天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翻譯:先生說:“道,可以覆蓋萬物,十分廣闊!
三、大魚大肉
白話釋義:指美好豐盛的飲食。形容菜肴豐盛。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壹卷:“大魚大肉,熱酒熱飯,只顧搬將出來。”
翻譯:美好豐盛的飲食,熱酒熱飯,只顧搬將出來
四、穰穰滿家
白話釋義: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谷蕃熟,穰穰滿家。”
翻譯:高地上收獲的谷物盛滿篝籠,低田裏收獲的莊稼裝滿車輛,五谷繁茂豐熟,米糧堆積滿倉。
五、山珍海胥
白話釋義:野和海裏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朝代:明
作者:吳承恩
出處:明 吳承恩《諼堂永日圖序》:“山珍海胥、鼎食宮居者,大夫之養也。”
翻譯:豐富的菜肴,都是在宮中居住的人,士大夫所食的人。
3. 用吃飯的晚餐的餐開頭的四字成語是什麽餐風露宿 風裏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餐風沐雨 餐:吃;沐:洗。以風充饑,用雨水洗頭。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艱辛。
餐腥啄腐 比喻追求功名利祿。
餐風嚙雪 形容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風茹雪 形容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風宿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風宿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風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
餐風宿雨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風咽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風飲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餐葩飲露 吞食百花,吸飲露水。形容超塵脫俗的神仙生活。
餐松啖柏 以松柏的葉實充饑。形容修仙學道者超塵脫俗的生活。
餐松飲澗 食松實,飲澗水。指過隱居生活。
餐霞漱瀣 餐食日霞,吸飲沆瀣。指超塵脫俗的仙家生活。
餐霞吸露 餐食日霞,吸飲沆瀣。指超塵脫俗的仙家生活。
餐霞飲景 餐食日霞,吞飲日光。指超塵脫俗,修煉成仙。
餐霞飲瀣 餐食日霞,吸飲沆瀣。指超塵脫俗的仙家生活。
餐霞飲液 指修煉長生不老之術。
餐雲臥石 指超脫塵世的隱逸生活。
4. 描寫吃飯的四字成語狼飡虎食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狼飡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 ①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狼餐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二回:“[行者]迎著裏面燈光,仔細觀看。只見那大小群妖,壹個個狼餐虎咽,正都吃東西哩。”
狼飧虎咽 飧:熟食,飯食。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亦作“狼餐虎咽”。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人自來吃酒,主人安排些雞、豚、牛、羊肉來做下酒。須臾之間,狼饗虎咽,算來吃勾有六七十斤的肉,傾盡了六七壇的酒。”
狼吞虎餐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人自來吃酒……須臾之間,狼飧虎咽,算來吃夠有六七十斤肉。”
囫圇吞棗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壹似渾侖吞個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