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於色、喜上眉梢、喜不自勝、喜不自禁、喜眉笑眼、喜氣洋洋、喜笑顏開、笑逐顏開。
1.興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釋義:興:原指誌趣,後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後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誌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步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2.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
釋義:望:希望,意料。 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出處: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3.喜形於色?[ xǐ xíng yú sè ]?
釋義:形:表現;色:臉色。 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出處: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太宗聞其言,喜形於色,謂群臣曰:‘……及見魏征所論,始覺大非道理。’”
4.喜上眉梢?[ xǐ shàng méi shāo ]?
釋義: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覺喜上眉梢。”
例句:小明生日那天,爸爸送給他壹份禮物,當他打開時不由得~,正是自己需要的鋼筆。
5.喜不自勝?[ xǐ bù zì shèng ]
釋義:勝:能承受。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興。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時,承夫人親自餞行,喜不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