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愚公移山
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釋: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近義詞: 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終不渝。
反義詞: 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出處: 《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壹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舉例造句: 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2、 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近義詞: 知音難覓。
出處: 《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高山。鐘子期說:“妳彈得太好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巍峨的高山!”心裏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我好像看見了奔騰的江河!”
舉例造句: 他的作品雖然動聽,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3、高山仰止
拼音: gāo shān yǎng zhǐ。
解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近義詞: 高山仰之。
出處: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崇高的品德,值得人們效仿。
舉例造句:兩位都是外人眼中高山仰止的大師。
4、他山之石
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
解釋: 別的山上面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近義詞: 參考之資。
出處: 《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那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磨玉石。
舉例造句:看來古人所說的開卷有益是有道理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選擇性地借鑒的確非常必要。
5、千山萬水
拼音:qiān shān wàn shuǐ。
解釋: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近義詞:千水萬山、萬水千山。
出處: 唐·張喬《寄維陽故人》詩:“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
離別的時候在河邊拉著柳樹的枝條表示挽留,隔著千山萬水距離朋友很遙遠。
舉例造句:紅軍壹路上跨越千山萬水,歷盡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