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曲高和寡”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成語“曲高和寡”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成語: 曲高和寡

拼音: qǔ gāo hè guǎ

解釋: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成語故事:

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壹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妳有意見,妳是不是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裏》《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到了唱更高級的歌曲時,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裏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壹起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自己品行高超,壹般的人不能了解,所以有人說三道四。

和(音賀)指跟著別人唱;寡是少的意思。

這個成語後來比喻言論、作品很深,能理解的人很少。有時也用來諷刺別人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