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帶罰字的四字詞語

帶罰字的四字詞語

1、罰不當罪 fá bù dāng zuì

釋義:當:相當,抵擋。處罰和罪行不相當。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翻譯:品德與地位不相稱,才能與職務不相稱,獎賞與功勞不相當,懲罰與過失不相當,沒有比這更不好的了。

2、罰不及嗣 fá bù jí sì

釋義:嗣:後嗣,子孫。懲罰有罪的人不能株連他的子孫。

出處: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唐臣傳·任圜》:“然罰不及嗣,子可以輕。”

翻譯:但是懲罰有罪的人不能株連他的子孫,他的子孫可以從輕發落。

3、罰不責眾fá bù zé zhòng

釋義:罰:懲罰;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片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幹,也就不好采取懲罰的辦法去處理了。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回:“況罰不責眾。”

翻譯:何況也不會把所有人都處罰了。

4、罰壹勸百 fá yī quàn bǎi

釋義:處罰壹個人以懲戒眾人。

出處:唐·韓愈《誰氏子》:“罰壹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不晚耳。”

翻譯:處罰壹個人以懲戒眾人才是為政之道,如果到時候犯了再懲罰也不遲。

5、罰當其罪 fá dāng qí zuì

釋義:罰:處罰,懲罰。所作處罰和所犯罪行相當

出處:唐·王方慶《魏鄭公諫錄·對百官應有堪用者》:“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

翻譯:獎賞與功勞相稱,沒功勞的人自然會退散,懲罰與過失相當,想作惡的人也會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