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柔外剛,漢語成語,拼音是nèi róu wai gāng,意思是內心柔弱,外表剛強。
林黛玉外柔內剛,史湘雲內柔外剛
人如其文,黛玉的詩雖透著徹骨的淒涼,但無不顯露出她的卓爾不群,及對黑暗和破敗的世界徹頭徹尾的諷刺和不屑,孤高自許的傲骨錚錚在她的詩篇裏得以鋒芒畢露的展現,天地間至剛的東西都被賦予強烈的悲劇色彩,林黛玉當然不能例外,她不僅是至剛的,也是至美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正是"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鷙鳥之不群兮固前聖之所後"正如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美好而投江自盡的三閭大夫,"對美的追求"也化為林黛玉靈魂的最強音,而她的外表卻被戲劇化賦予了"最柔弱",壹陣風也能吹的倒她,
正是這種奇異的錯位鑄就了這壹股與眾不同的獨特氣質,柔弱而剛強,淒美又堅決,敏銳而尖刻,孤傲卻又不失情重。
史湘雲做為黛玉的"對頭"出現,壹開始就顯得與黛玉的謹小慎微格格不入,她大說大笑,"是真名士自風流",好像沒什麽事能讓她郁郁寡歡,從表面上看,史湘雲豪邁剛強,不拘小節,看不慣黛玉的小心眼,處處與她拌嘴,
實際上,她是理解黛玉的,正如黛玉同樣理解她,屈原與阮籍雖不是同樣的人,但我相信,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表面的豪邁與豁達並不能掩飾內心的無助與仿惶,她不滿黛玉實際上是出自壹種恐懼,她好像隱約看出黛玉人生的悲劇,
她想避免,但是避免不了,但像黛玉壹樣整天以淚洗面又是湘雲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把柔軟和悲傷藏在內心深處,對外則示以豪爽與堅強"成了她的處世原則,但這壹切又怎能逃脫黛玉的眼睛?最後,"寒堂渡鶴影,冷月葬花魂"誰也沒能逃脫命運之神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