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平陽 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離開深山,落到平地裏受困。比喻失勢
洛陽才子 本指西漢賈誼。泛指有文學才華的人
不陰不陽 比喻態度不明朗,模棱兩可。
朝陽丹鳳 比喻賢才逢明時。
丹鳳朝陽 比喻賢才逢明時。
顛倒陰陽 猶言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鳳鳴朝陽 朝陽:早晨的太陽。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高陽酒徒 高陽:古鄉名,在今河南杞縣西南。秦末酈其食即此鄉人,對劉邦自稱“高陽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衡陽雁斷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傳雁來去以此為界。比喻音信不通。
皎陽似火 皎:白而亮。太陽像火壹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葵藿傾陽 葵:葵花。藿:豆類植物的葉子。葵花和豆類植物的葉子傾向太陽。比喻壹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
洛陽紙貴 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買田陽羨 指辭官歸隱。
皮裏陽秋 指藏在心裏不說出來的言論。
三叠陽關 三叠:反復歌唱某壹句;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後也比喻離別。
三陽開泰 《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
燮理陰陽 燮:調和;理:治理。指大臣輔佐天子治理國事。
陽關大道 原指古代經過陽關通向西域的大道,後泛指寬闊的長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陽煦山立 象太陽那樣暖和,象山嶽那樣屹立。比喻人性格溫和,品行端正。
陽春白雪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壹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陽奉陰違 陽:表面上;奉:遵守,聽從;陰:暗地裏。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裏違背。
陽春有腳 用以稱譽賢明的官員。
陰陽怪氣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陰差陽錯 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有腳陽春 承春:指春天。舊時稱贊好官的話。
漁陽鼙鼓 漁陽:地名,現河北省薊縣,唐時安祿山駐軍在此;鼙鼓:古代軍中用的小鼓。漁陽郡響起了戰鼓。指有戰事發生。
紙貴洛陽 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調和陰陽 謂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調理陰陽 猶言調和陰陽。
放馬華陽 謂不再用兵。
否極陽回 猶言否極泰來。
揮日陽戈 猶言揮戈反日。
借屍還陽 猶言借屍還魂。
晉陽之甲 指地方官吏因不滿朝廷而舉兵為興“晉陽之甲”。
櫟陽雨金 《史記·秦本紀》:“扞獻公呴十八年,雨金櫟陽。”張守節正義:“言雨金於秦國都,明金瑞見也。”後因以“櫟陽雨金”喻意外的恩賜。
龍陽泣魚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
魯陽揮戈 《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之,日為之反三舍。”後以“魯陽揮戈”、“魯陽回日”謂力挽危局。
魯陽麾戈 同“魯陽揮戈”。
魯陽回日 見“魯陽揮戈”。
魯陽揮日 同“魯陽揮戈”。
魯陽指日 同“魯陽揮戈”。
鳴鳳朝陽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鄭玄箋:“鳳皇鳴於山脊之上者,居高視下,觀可集止,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後集。梧桐者,猶明君出也。生於朝陽者,被溫仁之氣,亦君德也。”後因以“鳴鳳朝陽”比喻賢臣遇明君。
潛竊陽剽 公開或不公開地剽竊。
三陽交泰 見“三陽開泰”。
汶陽田反 比喻失而復返。
夕陽西下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陽關三叠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三叠:反復歌唱某壹句。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後也比喻離別。
陽解陰毒 謂表面和解背後下毒手。
壹曲陽關 陽關:古曲調名,古人在送別時唱。比喻別離。
陰錯陽差 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的差錯。
陰陽慘舒 古以秋冬為陰,春夏為陽。意為秋冬憂戚,春夏舒快。指四時的變化。語本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
陰疑陽戰 比喻侵略者氣焰囂張,逼使被侵略者奮起自衛。
漁陽鞞鼓 見“漁陽鼙鼓”。
朝陽鳴鳳 比喻品德出眾、正直敢諫之人。
晝陰夜陽 依我國古代陰陽之說,晝屬陽,夜屬陰。“晝陰夜陽”表示天道反常,將有災異。
三疊陽關 〖解釋〗即《陽關三疊》。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並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復三次,故稱“三疊”。後泛指送
渭陽之情 〖解釋〗渭陽:渭水的北邊。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晉,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間的情誼。
鹹陽壹炬 〖解釋〗鹹陽: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為火焚。鹹陽的壹把大火。指項羽率軍到鹹陽後將秦宮全部燒毀。泛指壹把火燒光。
陰陽交錯 〖解釋〗指把陰和陽搞差了。後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虎的虎背熊腰、虎變龍蒸、虎不食兒、虎步龍行、虎超龍驤
虎黨狐儕、虎蕩羊群、虎鬥龍爭、虎而冠、虎據龍蟠
虎踞鯨吞、虎踞龍盤、虎踞龍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虎窟龍潭、虎狼之勢、虎略龍韜、虎落平川
虎落平陽、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壹彪、虎視眈眈
虎視耽耽、虎兕出柙、虎體熊腰、虎頭虎腦、虎頭蛇尾
虎頭燕頷、虎尾春冰、虎臥龍跳、虎嘯風生、虎穴狼巢
虎穴龍潭、虎擲龍拿
幫虎吃食、暴虎馮河、豺虎肆虐、刺虎持鷸、打虎牢龍
雕虎焦原、調虎離山、惡虎不食子、餓虎饑鷹、餓虎撲食
餓虎撲羊、餓虎擒羊、餓虎吞羊、餓虎之蹊、二虎相鬥,必有壹傷
放虎歸山、放虎遺患、放虎自衛、風虎雲龍、伏虎降龍
官虎吏狼、狐虎之威、畫虎不成、畫虎不成反類狗、畫虎不成反類犬
畫虎成狗、畫虎畫皮難畫骨、畫虎刻鵠、畫虎類狗、畫虎類犬
假虎張威、酒虎詩龍、拒虎進狼、踞虎盤龍、老虎頭上撲蒼蠅
老虎頭上搔癢、兩虎相鬥、兩虎相爭、龍虎風雲、捋虎須
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猛虎添翼、騎虎難下
如虎得翼、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豕虎傳訛
談虎色變、為虎傅翼、為虎添翼、為虎作倀、臥虎藏龍
柙虎樊熊、繡虎雕龍、楊虎圍匡、養虎留患、養虎傷身
養虎為患、養虎貽患、養虎遺患、養虎自斃、養虎自殘
養虎自嚙、養虎自嚙、養虎自貽災、養虎自遺患、壹虎不河
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衛、與虎謀皮、與虎添翼
眾虎同心、捉虎擒蛟、縱虎出匣、縱虎出柙、縱虎歸山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豺狼虎豹、鴟目虎吻、鴟視虎顧
垂餌虎口、春冰虎尾、打馬虎眼、打死虎、大人虎變
大賢虎變、風從虎,雲從龍、鳳嘆虎視、甘冒虎口、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虎頭虎腦、將門虎子、鯨吞虎噬、九關虎豹
九閽虎豹、駿波虎浪、狼飡虎食、狼飡虎咽、狼餐虎噬
狼餐虎咽、狼蟲虎豹、狼顧虎視、狼前虎後、狼飧虎咽
狼貪虎視、狼吞虎餐、狼吞虎噬、狼吞虎咽、麟角虎翅
龍馳虎驟、龍蹲虎踞、龍幡虎纛、龍飛虎跳、龍化虎變
龍江虎浪、龍精虎猛、龍拏虎攫、龍拏虎跳、龍拏虎擲
龍盤虎踞、龍盤虎拏、龍蟠虎伏、龍蟠虎踞、龍蟠虎繞
龍跧虎臥、龍潭虎窟、龍潭虎穴、龍騰虎蹴、龍騰虎踞
龍騰虎嘯、龍騰虎躍、龍騰虎躑、龍騰虎擲、龍跳虎伏
龍跳虎臥、龍威虎震、龍驤虎步、龍驤虎視、龍驤虎嘯
龍驤虎跱、龍翔虎躍、龍行虎變、龍行虎步、龍吟虎嘯
龍躍虎踞、龍戰虎爭、龍爭虎鬥、龍爭虎戰、龍睜虎眼
馬馬虎虎、身寄虎吻、委肉虎蹊、舄烏虎帝、笑面虎
熊據虎跱、熊腰虎背、燕額虎頭、燕頷虎頸、燕頷虎頭
燕頷虎須、羊落虎口、羊入虎群、羊質虎皮、鷹瞵虎攫
鷹瞵虎視、鷹視虎步、鷹揚虎視、鷹揚虎噬 杯弓市虎、藏龍臥虎、除狼得虎、打死老虎、斷蛟刺虎
馮河暴虎、割肉飼虎、宮鄰金虎、關門養虎,虎大傷人、饑鷹餓虎
降龍伏虎、九牛二虎之力、酒龍詩虎、拒狼進虎、開柙出虎
離山調虎、魯魚帝虎、馬馬虎虎、盤龍臥虎、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潛龍伏虎、敲山振虎、敲山震虎、喬龍畫虎
驅羊攻虎、人中龍虎、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如龍似虎
三人成虎、三言訛虎、生龍活虎、勢成騎虎、投畀豺虎
畏敵如虎、握蛇騎虎、以肉啖虎、以肉餵虎、以肉餧虎
引狼拒虎、魚魯帝虎、雲龍風虎、照貓畫虎、坐山觀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