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雷動、鑼鼓喧天、穿雲裂石、震耳欲聾、鼓樂喧天
掌聲雷動
拼音: zhǎng shēng léi dòng
解釋: 鼓掌的聲音像打雷壹樣震動全場。形容非常熱烈的歡樂場面。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滿廳掌聲雷動中,忽然從外面氣急敗壞奔進壹個人來,大家面色都嚇變了。”
舉例造句: 頓時,全場壹片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鑼鼓喧天
拼音: luó gǔ xuān tiān
解釋: 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出處: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面,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壹員,雄糾糾威風武藝顯。”
舉例造句: 周庸祐壹壹回發,賞封五塊銀子,各人稱謝。少時,鑼鼓喧天,笙簫徹耳。
穿雲裂石
拼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解釋: 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處: 宋·蘇軾《〈水龍吟〉序》:“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舉例造句: 壹個小小子走到鮑廷璽身邊站著,拍著手,唱李太白《清平調》。真乃穿雲裂石之聲,引商刻羽之奏。
震耳欲聾
拼音: zhèn ěr yù lóng
解釋: 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處: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舉例造句: 這個消息對我們來說是震耳欲聾。
鼓樂喧天
拼音: gǔ yuè xuān tiān
解釋: 鼓:彈奏。喧天:聲音大而嘈雜。彈奏著各種樂器,聲響大得直沖雲天。形容十分歡樂熱鬧。
出處: 《五代史平話·漢史》:“笙歌聒地,鼓樂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