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讀了那麽多王小波,那些讀過的書,使得王小波的形象逐漸在意識中立體化,每讀壹本書,都像是在和久別的老朋友圍爐對話。
我最喜歡的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裏面寫的壹段話,也是當時讀到那段話,才更加深刻地理解“黃金時代”這個詞意味著什麽。
那壹天我二十壹歲,在我壹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壹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壹天天老下去,奢望也壹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壹樣。
可是我過二十壹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壹點。
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麽也錘不了我。
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麽也錘不了我。
或許是壹直經歷著平淡和較為順利的生活,沒有那麽多風浪和侵蝕,總會覺得,自己正青春,什麽都不懼怕,會壹直生猛下去。
也深知生活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故而也做好了面對生活真相的準備。
並且始終相信,生活沒有想象中那麽好,但也沒有想象中那麽糟糕。
王小波在《沈默的大多數》裏寫道: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壹生就算成功。
那麽,從這個層面說,王小波確實成功了。
他是壹個擁有著詩意的世界和有趣的靈魂的特立獨行的作家。
而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
生活也許宥於眼前的茍且,但書裏有我想要的詩和遠方。
同樣,也有妳想要的詩和遠方。
需要妳擺脫眼前的茍且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