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精神詩歌 弘揚
弘揚焦裕祿精神 實踐科學發展觀 *** 河南省委在4月6日出臺的關於新形勢下深入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決定裏指出:“開展焦裕祿精神研討活動,每年都要組織專家學者、領導幹部深入研討焦裕祿精神,總結新經驗,探討新課題,使焦裕祿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筆者在多年的學習工作實踐中,越發感覺到焦裕祿精神蘊含並閃耀著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光芒。焦裕祿精神與實踐科學發展觀是完全相通的,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可以更好地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 46年前,焦裕祿同誌肩負著黨的重托,來到當時環境惡劣的蘭考縣。焦裕祿到蘭考工作時面對的是白茫茫的鹽堿、灰蒙蒙的風沙、光禿禿的土地以及片片內澇的沙窩,蘭考人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長期忍受著風沙、鹽堿、內澇這“三害”的蹂躪,很多人因連年災荒流離失所、外出乞討,甚至背井離鄉。焦裕祿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帶領群眾向“三害”宣戰,見到沙丘,他說:“栽上樹,豈不是成了壹片好綠林!”見到澇窩,他說:“這裏可以栽葦、養魚。”見到堿地,他說:“治住它,把壹片白變成壹片青!”他以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與人民群眾壹道戰天鬥地、艱苦創業、發展生產,終於在沙丘、堿地、澇窪、荒灘上催發了勃勃生機和希望。經過認真調查研究,他制定出了淤土壓沙、植樹防沙、挖渠排澇等措施,有效治理了“三害”。 40多年來,人民群眾之所以始終牢記焦裕祿的英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始終堅持群眾利益至上,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以真正的唯物主義者的真知灼見和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壹心壹意地抓經濟建設,把戰勝災害、發展生產力、改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作為壓倒壹切的中心任務。他為蘭考人民繪制的是擺脫貧窮、走向富裕的藍圖。 焦裕祿努力學習馬列主義、 *** 思想,最愛讀的書是《 *** 選集》和 *** 的《論 *** 員的修養》。他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思想和行動,牢固樹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集中體現了 *** 的先進性。試想,在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下,焦裕祿如果沒有先進的文化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就不可能被人們念念不忘,就不會創造出驕人的業績。因此說,堅定的理想信念,讓人有信心、不消沈;讓人有目標、不混沌;讓人有方向、不迷失;讓人有成就、不平庸。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470天裏,倡導並踐行的實事求是、註重調查研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以民為本、虛心向群眾學習、與人民群眾打成壹片、和老百姓魚水情深,是科學、民主、平等和政治文明的生動體現。在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克己奉公、清正廉潔、開拓進取、艱苦奮鬥、堅忍不拔、無私奉獻、壹心為民、鞠躬盡瘁等中國 *** 人的崇高品格、精神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焦裕祿同誌在蘭考嘔心瀝血地工作,其目的只有壹個,就是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他到蘭考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訪貧問苦,最後壹件事是要求死後把他埋在蘭考的沙丘上。“蘭考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問題是要幹,要革命。”“死了也要看著妳們把沙丘治好”……40多年後的今天,提起這些話,我們不禁想起了焦裕祿同誌在風沙中前行、在洪水中跋涉、在群眾中穿梭、在工地上揮鍬的身影,想起了他住過的草庵、蹲過的牛棚、坐過的破椅,想起了他忍著疼痛伏案工作的背影,壹切的壹切,哪壹件不是為了群眾的利益!他以“心裏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總是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總是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廣泛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愛戴,從而形成了魚水般的黨群幹群關系。焦裕祿壹心壹意為了老百姓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去拼命工作,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焦裕祿為代表的壹大批 *** 人的先進事跡,充分表明中國 *** 人是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以民為本,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當前,我市正處於加快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而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破解發展難題,是我市今年面臨的壹項重要任務。同時,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壹些熱點難點問題有待破解,這就需要我們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豐富其內涵,不斷發揚光大,找準結合點,抓住關鍵點,突出著力點,明確落腳點,推動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推動我市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與蘭考近在咫尺的杞縣,通過近幾年滾石上山和負重爬坡的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可前進中的困難仍然不少,這就需要杞縣百萬人民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貫徹落實實踐科學發展觀,拿出大力度的氣魄和勇氣,拿出大氣度的部署和舉措,拿出大手筆的業績和突破,決不辜負英雄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