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含“詠”字的古代詩詞包括:
1、唐代賀知章《詠柳》
原文: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2、唐代駱賓王《詠鵝》
原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
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3、宋代李清照《憶秦娥·詠桐》
原文: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譯文:
登臨高高的樓閣,那橫七豎八的山巒、空曠的原野像是籠罩在煙霧之中,透出壹點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烏鴉飛回巢穴以後,黑夜裏聽到傳來的軍中號角。
香火就要熄滅,酒也所剩無幾,這光景令人內心好不悲苦淒切。嚴酷蕭瑟的秋風,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飄落。梧桐落,就是那種不願見到的、壹片衰敗的景色,它是那麽叫人感到孤獨、冷落。
4、清代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原文: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
譯文:
我喜歡雪花不在於其輕盈的形態,更在於其在寒處生長。雪花,雖與牡丹、海棠等人間富貴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潔品性。
謝道韞是詠雪的著名才女,在她死後已無人憐惜雪花了,只落得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聲中任西風吹向無際的大漠。
5、唐代駱賓王《詠蟬 / 在獄詠蟬》
原文: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譯文:
深秋季節寒蟬叫個不停,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怎麽能忍受這秋蟬扇動烏黑雙翅,對我壹頭斑斑白發,不盡不止地長吟。
秋露濃重,蟬兒縱使展開雙翼也難以高飛,寒風瑟瑟,輕易地把它的鳴唱淹沒。有誰能相信秋蟬是這樣的清廉高潔呢?又有誰能為我這個無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6、三國魏國阮籍《詠懷·夜中不能寐》
原文: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譯文:
深夜難眠,起坐彈琴,單薄的幃帳照出壹輪明月,清風吹拂著我的衣襟。
孤鴻在野外悲號,翔鳥在北林驚鳴。徘徊逡巡,能見到什麽呢?不過是獨自傷心罷了。
7、南宋陸遊《蔔算子·詠梅》
原文: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壹陣陣淒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雕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