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長歌行 年代:漢 作者:無名氏(漢樂府) 選自:宋 郭茂倩收編的《樂府歌詞》漢代民間詩歌 內容: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解題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樂府解題》說這首古辭“言芳華不久,當努力為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把“努力”理解為“努力為樂”,顯然是壹種曲解。
漢代的五言古詩,許多是慨嘆年命短促、鼓吹及時行樂的。這首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壹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
其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 《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的壹部樂府詩總集,全書壹百卷,分十二類。
上起漢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謠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樂章外,還保存了大量民間入樂的歌詞和文人創造的新樂府詩。
全書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對各種歌辭、曲詞的起源和發展,均有考訂。註評 青青園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園;園圃,種蔬菜、花果、樹木的場所。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壹。
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
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動詞,等待。日:太陽。
晞:曬幹。○描繪葵的形象。
托物起興。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陽春:溫暖的春天。布:動詞,這裏是散布的意思。
德澤:恩惠。春天把陽光、雨露帶給萬物,因而說是壹種恩惠。
萬物:大地上的各種生物。生光輝:形容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樣子。
○對春天的禮贊。 常恐秋節至,焜(kǖn)黃華葉衰。
常:副詞,表示情況或時間的持續和壹貫性。時常。
恐:動詞,擔心。秋節:秋季。
至:動詞,到。秋氣肅殺,萬物多因長成而趨於衰敗、死亡,故爾擔心。
焜黃:顏色衰敗的樣子。華:同“花”。
衰:衰老,衰敗。○由春而秋,植物完成壹次生命過程。
不由得生出種種感觸。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
東: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表示朝東、向東的意思。海:大海。
何:疑問代詞,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起修飾作用。常用來表示對時間、處所、事物的詢問。
時:名詞,時候。復: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某種情況的再現。
可譯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向西、朝西。
歸:動詞,回。這句意思是光陰像流水壹樣壹去不復返。
○由季節轉換聯想到日月不居。孔子說;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少年時期。
壯:成年時期。合起來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
努力:把力量盡量使出來。意即勤奮。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敗的時期。徒:副詞,表示動作的施行沒有取得成效壹。
可譯為“空”。傷悲:悲傷。
○歸結為關於生命價值的感悟,情景動人。譯文1)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 露水將要被早晨的陽光曬幹。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 所有生物都呈現出壹派繁榮生機。 只擔心瑟瑟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枯黃而漂落百草雕零衰亡。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東流入大海, 什麽時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壹樣少年時不努力, 到老來只能是空空悔恨了。2)院子裏長著青翠碧綠的蔬菜。
等到太陽壹出來,菜葉上的露水就被曬幹了。 溫暖的春天在散布她的恩惠。
大自然的壹切都在壁壁生暉。 時常擔憂秋天的到來。
花啊,葉啊全都枯萎了。 千百條江河都滾滾流向東海。
什麽時候才能再向西返回? 年富力強時不努力發奮作為。 等到年老體衰時就只能空自悲傷。
中心思想:這首詩是觸景生情之作,表達了詩人勸導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虛度光陰之情。簡析 這是壹首詠嘆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壹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
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於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
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壹年四季中的春天壹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壹個新陳代謝的過程。
這是壹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常恐秋節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壹個“恐”字,表現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雕謝的不可避免。
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壹去不復返。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後不能復生。
在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豈不就像葉上的朝露壹見太陽就被曬幹了嗎?豈不就像青青葵葉,壹語秋風就枯黃雕謝了嗎?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入對人生價值的思。
2.求托物言誌的古詩詞10首「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 千裏冰封, 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早梅
3.描寫托物言誌的古詩詞原發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於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譯文:石頭是經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裏開采出來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為要壹身清白留在人間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簡析]這是壹首托物言誌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汙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顧炎武《精衛》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壹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在獄詠蟬」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竹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石灰吟於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畫菊》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
4.托物言誌的詩歌自制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10、《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日,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餘芳少,無人問的中。
11、《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12、《精衛》
清·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壹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單飛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
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
5.托物言誌詩10首李商隱《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復費聲。
五更疏欲斷,壹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鄭思肖制《畫菊》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bai
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du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zhi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於謙《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dao。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