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
楚漢爭霸時期 :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譯文:力量可拔山啊氣概可蓋世,可時運不濟寶馬也再難奔馳;寶馬不奔馳有什麽辦法?虞姬呀虞姬我該如何安排妳呢?
擴展資料:
詩詞賞析:
詩歌的第壹句,塑造了壹個舉世無匹的英雄形象。在中國古代,“氣”既源於人的先天稟賦,又能賴於後天的培養;人的品德、能力、風度等等均取決於“氣”。所謂“氣蓋世”,是說他在這些方面超過了任何壹個人。
盡管這是壹種概括的敘述,但“力拔山”三字卻顯示了壹種具體、生動的效果,所以在這壹句中,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風雲的氣概生動地顯現了出來。
然而,在第二、三句裏,這位蓋世英雄卻突然變得蒼白無力。這兩句是說:由於天時不利,他所騎的那匹名馬——烏騅馬不能向前行進了,這使他陷入了失敗的絕境而無法自拔,只好徒喚“奈何”。
“騅”的“不逝”竟會引起這樣嚴重的後果,是因為在項羽看來:他之得以建立如此偉大的功績,最主要的依靠說是這匹名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無敵。
換言之,他幾乎是單人獨騎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戰友就是烏騅馬,至於別人,對他的事業所起的作用實在微乎其微,他們的向背對他的成敗起不了多少作用,從而他只要註意烏騅馬就夠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的強大使得任何人對他的幫助都沒有多大意義,沒有壹個人配作他的主要戰友,這種傲岸無人可比,可謂天地間唯我獨尊。
不過,無論他如何英勇無敵,舉世無雙,壹旦天時不利,除了滅亡以外,他就沒有別的選擇。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即使是人中間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經不起“天”的輕微的壹擊。
搜狗百科—垓下歌
2.水飛薊和朝鮮薊的區別和作用藥用價值
朝鮮薊花蕾的總苞片及花托可作為蔬菜來食用,根部可作為藥物,有增強肝臟機能及利尿作用。
朝鮮薊的花蕾營養豐富。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86.5%,蛋白質2.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9克,維生物A16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6毫克,維生素歷0.08毫克,維生素11毫克,鈣51毫克,磷69毫克,鐵1.1毫克。葉片含菜薊素 有治療慢性肝炎和降低膽固醇的功效。莖葉經軟化後可作菜煮食,味清新。醫藥上已利用莖葉加工制助消化片劑和開胃酒。供食部分為花蕾的總苞和花托部位,有似板栗的香味,可鮮食,制醬,作湯料或加工成罐頭。世界上朝鮮薊罐頭年需求量10萬噸以上。朝鮮薊的萼片還以制成蜜餞。
食用價值
烹調朝鮮薊,通常都用蒸煮的方式。以下是壹種烹調方法
先把大蒜去皮切片。
把朝鮮薊底部的幾片葉片撕走,把蒜片夾在其他的葉片之間。
把新鮮的檸檬片放在朝鮮薊的底部,並用細綿繩把朝鮮薊和檸檬片縛在壹起。這除了作朝鮮薊的調味以外,亦可防止朝鮮薊被燒焦。
把調味料(如:鹽、洋莞荽等)及橄欖油混和好,放在鍋裏煎煮壹會,才把縛好的朝鮮薊放進去。
加入清水(約是油的四、五倍),再把鍋蓋蓋好,把朝鮮薊蒸煮。
蒸好後,朝鮮薊應該會由新鮮的綠色轉為煮好的黃綠色(像酸菜壹樣的色)。這時可以上碟。
在壹般的意大利菜,普遍只會吃洋薊的花蕾,但其實其葉片亦可吃,但沒有其花蕾的美味。另外,上碟時不壹定要把線拆走,因為有餐廳會把洋薊保留烹煮時的式樣上碟,但亦有把繩拆走才上碟的。另外,亦有把洋薊混合芡汁壹起煎煮的。
洋薊通常都會與水果壹起煮,例如:檸檬或草莓等。[1]
花蕾食用時,放入沸水中煮25~45分鐘,至萼片易撥開時取出,剝下苞片,將總花托切片,將兩者放入盆內,撒入精鹽腌片刻,撈起稍擠去水分,拌以調料,制成色拉。或拌以雞蛋、澱粉等制成的漿,放油鍋炸至表面金黃色,撈出瀝油,蘸花椒鹽食用,都具獨特風味。
全草用於腫瘍及丹毒;果實及提取物用於肝臟病、脾臟病膽結石、黃疸和慢性咳嗽。清熱解毒,保肝、利膽,保腦,抗X射線。對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代謝中毒性肝損傷、膽石癥、膽管炎及肝膽管周圍炎等肝、膽炎病均有良好療效,可使肝臟病患者自覺癥狀和某些生化指數如血清膽紅素、白皖及球皖系數、凝血酶元、谷丙轉氨酶等迅速改善。
用法用量
水飛薊
用水飛薊賓(水飛薊素、奶薊素、西利馬靈)治療肝炎,口服每次70~140毫克,每日3次,至少服5~6周,癥狀改善後,給予維持量,每次35~70毫克,每日3次。用糖衣丸(每粒35毫克)亦可。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實驗 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冰醋酸(48:52: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7nm。理論塔板數按水飛薊賓峰計算應不低於5000。
對照品溶液的準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30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5%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靜置,取上清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以水飛薊賓兩個峰面積之和計算,即得。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水飛薊賓(C25H22O10)不得少於0.6%[3
3.介紹下夏宇的詩夏宇,本名黃慶綺,1956年生,畢業於國立藝專影劇科。十九歲開始寫詩,是壹位發跡甚早的女詩人,早期曾參加草根詩社,詩集未出之時,即入選1981年由張默所編的《現代女詩人選集》可見其受矚目的程度,且在1984年獲得《中外文學》舉辦第壹屆現代詩選拔第二名。並於同年九月自費出版了壹本似工藝作品的詩集《備忘錄》。其中壹首〈甜蜜的復仇〉曾讓許多讀詩的與不讀詩的人都沈浸在壹場腌漬的快樂裏。而1991年出版的《腹語術》其跳躍性思維與陰性書寫魅力更努力挑逗詩的界線與多樣性。值得壹提的是在詩集末尾附錄了1988年《現代詩》復刊第十二期中萬胥亭與夏宇的壹篇筆談,當中稍可淺見其部分創作觀,尤其是提及復制與原創之間的觀念,在1995年出版的《磨擦,無以名狀》中有了另壹種的呈現:將《腹語術》原稿放大影印,再剪裁重新編組而成的全新詩集,即使是熟悉的字眼或難求變化的材質,在內容或裝訂上,作者都別有用心體現心意。1999年夏末,夏宇出版了「不修邊幅」的同名詩集。其中作品最能闡發「各自表述」的定義。這股非主流裏的竊竊私語,更引起臺灣小劇場的註意而把其詩搬上舞臺發表。
在夏宇的創作裏,她常能以壹些簡單的意喻、投射/譏諷現實,並掛上饒富趣味並有點睛之效的題目,使人在袖珍的詩句中,看見她解讀世界/情感/語言的另壹角度。像以難以處理,無用卻費事的空寶特瓶來比喻過期的愛人,如此頗有創意的聯想,再與題目〈秋天的哀愁〉作呼應,則更顯張力。「秋天」這個象征分離的季節,哀愁該是出於依依不舍的道別,可是在這裏,難過卻是因為無能脫手/丟棄而生的尷尬心情。大大翻轉了印象中女子遭遇情變之苦旦角色,而在情感上體現難得的「主權在女」。
像在〈魚罐頭--給朋友的婚禮〉這首詩中,更是用購買、食用皆便,但卻含有許多人工添加物以防食物腐敗的廉價罐頭,來暗喻自己對「婚姻制度」的看法。其中離開大海、盡其所用被制成罐頭的魚/結婚男女,其心情已非海洋/家庭所能理解,而海洋既深且復雜亦非海岸/事外的親朋好友所能看清楚,而這樣的故事/社會儀式、制度、會如此通俗/普遍,但卻猩紅/喜氣/血腥,追根究底則是因為罐頭裏如出壹轍,無所不在的蕃茄醬/社會內化意識--結婚生子,美滿家庭。而使風味十足的魚,也盡失了新鮮的顏色。看似與溫馨婚禮全然無關的「魚罐頭」在夏宇的文字勾搭裏,讓所有以為是唯壹獨特的結合,落在詩人眼裏,竟都是壹般的味道,而且還有壹股躲不掉的甜膩腥騷。讓人不得不思考熱鬧婚禮的背後,幸福與犧牲的成分比例是多少。
如此擅於運用符碼與意像於詩中的夏宇,在另壹篇〈失蹤的象〉裏,更以嘉年華的方式討論這問題。整篇詩其實是采以古文中言圖象與意義之間關系的〈明象〉篇為底本,而將原文中,原表卦象/所指的「象」全以動物、植物、甚至日常所見物來代替。這乍看似胡鬧的塗改遊戲,其實是作者以輕松的姿態玩笑父權遵奉經典的權威性。而且生動可愛的代替圖樣,則是表達「象」--男性語言統禦下的壹切不是唯壹,「事實」可以更多、更好、更有趣。
當然夏宇的詩作總是充滿了實驗性。在文字與意涵上的冒險,她是個出色的領航員,各人所見的風景則又是另壹個難於統壹的問題,也許這正是她巧心供應的閱讀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