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寫暴風雨的詩句 不要詞語句子 拜托

寫暴風雨的詩句 不要詞語句子 拜托

陽春驟熱,忽降暴風雨

踏春陽,籟籟落花春晝長,羲和鞭急指朱雀,壹朝滿園誇柔裳。白日堪行樂,青春正稱妝。

年少如何不輕狂。遲遲午後人慵懶,金烏不覺倦翺翔。華輪收去重門掩,諸天煦麗齊收藏。

昏雲漠漠高窗暗,觸目萬象喪精光。勢壓窮泉天地緊,飛廉旋回忽奔忙。頃之競看千葉動,

入耳高低若巨浪。雜花亂絮橫斜舞,浮埃碎石走倉皇。肩頭案上拂未及,驚雷壹聲已過墻。

萬木偃仰枝索索,飛雨連翩入深廊。方怵壁間水精碎,又嗟湖心弱柳傷。豐隆呼噓意未足,

忽照幽冥乾坤煌。惟聞撲籟風雨密,撲籟何靜待何惶。若憚忽若疑,心舒暫徜徉。

驟爾九天下霹靂,欲裂百骸欲傾梁。積年隙塵落紛紛,僵立前事忽茫茫。搜定遊魄猶未定,

唯坐玄黃對洪荒。

西北角兒裏黑暗暗,鏖子底兒,半拉天。那雷也,那閃也,那雨下的箭竿也;瓢潑也,桶倒也,壹滴壹個小泡也。只下得墻倒而屋塌,溝滿而壕平。淹死了東莊汪汪之狗,淹死了西莊嘎嘎之鴨。此之謂大雨也。

9| 評論

八月秋高風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贊同

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陰,忽而晴,忽而風,忽而雨,千姿百態,分外迷人。這首小詩就是描寫乍雨還晴、風雲變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兩句寫雲、雨:墨汁壹般的濃雲黑壓壓洶湧翻騰而來,還沒來得及遮住湖邊的山巒,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腳敲打著湖面,水花飛濺,宛如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亂紛紛跳進遊入的船艙。“黑雲翻墨”和“白雨跳珠”,兩個形象的比喻,既寫出天氣驟然變化時的緊張氣氛,也烘托了詩人舟中賞雨的喜悅心情。

第三句寫風:猛然間,狂風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雲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最後壹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壹樣的明凈,壹色的蔚藍。風呢?雲呢?統統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壹切好像全都不曾發生似的。

詩人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讀起來,妳會油然產生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歷了壹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壹色的美麗風光。

西歷二千零四年七月,星歸巨蟹,甲申五月廿三日,長春,下午四時許,暴雨突降。極北之地,而雨如斯,誠可怪嘆。

其時曇波奮力於迪可之懸念新文,適走筆至黑雲摧城之所,忽電話響起,接之,乃巡也,曰:“吾觀天象,須臾將有雨,向晚相與購物之事,可略推遲乎?” 始仰視窗外。當是時,天光微晦,雲如李可染濃墨之山,層層洇洇,惻惻妖風,挾水土腥濕之氣,撲鼻而至。

方欲答言,忽陰風大作,出呼號之厲聲,頃時壹聲驚雷,若山崩地裂,豪雨降焉。初淅瀝以披駁,後奔騰而澎湃,憑窗而立,而數丈開外皆不可見。風如怒海騰龍,發摧心裂膽之號吼,可憐院中幼柳,無奈慘遭蹂躪,搖首壓腰,枝幹摧折。地面花壇,彼時亦化池塘春草,風吹皺,漣漪如麻。如潑,如註,如傾,如瀑,白亮之彗帚,掃大地之汙穢;粗簇之水龍,滅塵世之囂浮。此間天地已昏暗如夜,雷聲隆隆,狂風霍霍,雨腳乒乓洪湟淋瀧。臺風乎?海嘯乎?

壹刻後,雨住,天明如洗,漸聞人聲歡笑。曇波回顧電腦,而屏保尚在。遙想天端,之蒸汽,之水滴,之雨核,之電荷,因緣碰撞,應運而生,雲來雨往,風起聚滅,何其速也!何其速也!生亦如是,死亦何輕,白駒過隙,雲鬢生星,安得廣廈,濟及天下,安得知己,舉杯同酩!

正感慨,電話聲起,乃巡,軟語相慰:“方才雨勢,甚可駭也,可曾受驚乎?”當時心底之暖流,可淚之而不可言說……

由是,決意乃下,今日補暴雨之記,以慰心安。

又及,今日作此壹記之時,天又雨,雖不及昨者,然亦可怪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