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歌黎明的意境是什麽樣

詩歌黎明的意境是什麽樣

"當我還不曾起身/兩眼閉著/聽見了鳥鳴/聽見了車聲的隆隆/聽見了汽笛的嘶叫/我知道/妳又叩開白日的門扉了……"

詩人1937年5月23日早晨所寫的《黎明》,就這樣在平靜之中開始了。隨後,寫"我"對黎明的懷念,"我"對黎明的期待,"我"撲向黎明的激動……

詩人通過"我"來寫"我"與黎明的關系,以"我"對黎明的感情來謳歌黎明。整首詩寫得明麗瀟灑,娓娓動聽,反映了當時處於黑暗之中的民眾,對於黎明,對於光明的壹種渴望……

艾青在《詩論》中,提出了"散文美"的問題,這在《詩論》中占有重要位置。他說:"強調'散文美',就是為了把詩從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風氣中擺脫出來,主張以現代的日常所用的鮮活的口語,表達自己所生活的時代--賦予詩以新的生機。"

艾青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充分地理解並掌握了這壹新詩的"散文美"要求。因而,在他的許多詩篇中,這種"散文美"流溢得淋漓盡致。《黎明》這首詩,"散文美"就很傑出。例如:"我懷念那:/同著夥伴提了蔑籃/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擷豆莢的美好的時刻啊--/我常進到最密的草叢中去,/讓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漿也濺滿我的褲管,/這是自然給我的撫慰/我將狂歡而跳躍……"

這裏,詩人很自然地毫無雕琢地描繪出這樣壹幅生活場景:在孩提時代,當黎明到來的時候,"我"曾和小夥伴去采豆莢,"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漿也濺滿我的褲管,……"這充滿深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多麽動人啊,壹種"散文美",不是讓人神往麽?

《黎明》這首詩在"散文美"的把握上,可謂是出類拔萃。再如這首詩的最後壹節:"而當我看見了妳/披著火焰的外衣,/從天邊來到陰暗的窗口時啊--/我像久已為饑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嬰孩,/看見母親為他解開裹住乳房的衣襟/淚眼迸出微笑,/心兒感激著,/我將帶著呼喚/帶著歌唱/投奔到妳溫煦的懷裏。"

當"我"看到黎明來臨的時候,心情萬分激動。詩人在表達這種心情的時候,沒有平鋪直敘,更沒有過分鋪張。而是用了極為感人的比喻,壹下子詩味濃了。"我像久已為饑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嬰孩,/看見母親為他解開裹住乳房的衣襟……"這壹比喻多麽精采,把"我"對黎明的渴望寫得撼人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