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街道上偶爾才能見到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摩登女郎穿著薄薄的、肆意的夏裝,匆匆的行人都是低頭無語的,各人的面色就如同天星的水,毫無熱情.難得幾個愛玩的小學生追逐再路上,零星地傳來幾聲歡笑,笑聲過後,又恢復了孤寂.沒有增添壹點氣氛,反而加深了秋的寂寞與清冷.
秋天裏暗黃的,零星飄落的葉子,沒有嚴冬星冷風壹掃而過,然後漫天飛舞的悲壯之星,只有壹種慢慢失去的感覺.她來得緩,入得卻深,總有揮之不去的情懷.
秋天是愁的季節,恰如妳把秋放在心上,妳就會愁,秋自古以來就結著那麽壹段不解的愁怨.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等待,夏天是歡樂的收獲的時刻,冬天是為來年積聚的季節;唯有秋天,是孤寂的,愁怨的.
秋天我鐘情於獨自漫步街邊的感覺,細心的品味秋天的寂寞,那種感覺很沈,但卻很愜意.尤其是在有晚霞的黃昏,時時刻刻欣賞到淒艷的紅霞,如同壹抹紅霞的血.那種感覺只能用心來享受.這的確是秋天的壹種賞賜.
然而,秋天多是微雨霏霏的時候,靜立於輕絲的雨中.任由那柔和的雨水像母親般撫摩著著我的每壹寸肌膚,不用壹刻鐘,不但我的身上披了壹層朦朧的雨紗,就連眼裏,心裏也裝滿了這秋日裏的雨水.
2.家鄉的冬天 (455字)
在我的家鄉,冬天到來時,雪就是我們的常客.嚴寒的冬天邁著蹣跚的腳步來到人間,給人們展開另壹幅生動的畫面:鵝毛大雪洋洋灑灑,風停雪住後,壹顆顆銀樹傲然挺立,壹座座玉宮平地而起,到處是炫目的光點,到處是刺眼的銀剪,街道仿佛是銀子鑄成的,那麽有光輝;長長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劍掛在檐前,人們好似生活在瓊樓玉宇之間,七色盡逝,滿目皆白,壹場閠雪,遍地潔白“千樹萬樹梨花開”美麗的畫面盡顯在眼前.在這裏,銀雞潛影,皓鶴無影,人們只有壹種感覺:白,白,白!這純潔的白使人感情沸騰,心靈凈化,理性升華……每個人因此都變得透明無暇,完美融化在白色的俏麗之中.雪姑娘帶來了各色各樣的禮物,它大方的把大衣送給屋頂,把白圍巾分給樹枝,把白帽子戴在稻草垛上.送給大街的該是什麽禮物呢?雪姑娘早想好了,它要給大地鋪上壹條純白色的毛毯.孩子們呢?該給他們壹些禮物吧!雪姑娘左思右想,最後把歡聲笑語送給了孩子們.所以,正在這時,孩子們都在跑著,鬧著,玩著……打雪仗,包雪球,堆雪人,滑雪車……大地上到處都是歡歌笑語.啊!家鄉的冬天是多麽美啊!
3.月光(463字)
夜,剛剛暗下來,濃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壹個平靜祥和的夜,白霧在輕柔月光和路燈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樹葉兒“簌簌”作響,仿佛在彈奏著壹首《月光曲》,婉約而淒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動的音符仿佛是從朦朧的月色中躍出來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處,田園朦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螢火點點,燭燈盞盞,好壹幅月下畫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畫卷啊!跳動的旋律演繹著生命的悲歡和離合.人生苦短,又怎麽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壹片平靜與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樹丫上,落下斑駁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條兒掛在樹丫上壹般.
世上的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詣,而月卻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陰晴圓缺,月的神韻風采就在這裏體現出來了.月何必要爭奪輝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讓黑夜不再可怕,給人們送去壹片暖意,壹片光明罷了!
人不也如此嗎?有些人不正像月亮壹樣默默無聞地為他人奉獻嗎?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會感到壹絲溫暖,這就是月的內涵.
夜,已靜寂了.月亮靜靜灑下余光,竭力驅走黑暗,為人們送來光明、溫暖與關愛!
4.我愛月(492字)
月,這清冷孤寂的獨行者,被多少詩人所詠誦過,又有多少佳句為他而流傳.我也如世人那樣喜歡月亮.愛她的陰晴圓缺,愛她的變化無常.
夜,愈加濃了,湛藍的天空中,高高地垂著壹輪滿月.時不時飄過壹多如薄紗似的雲,拂過月兒的臉龐,顯得朦朧飄渺.皎潔的月光,像遺篇沈寂無波的水,悄悄地瀉在大地上,仿佛是披上了壹件銀色的紗衣.幽幽的月光中,樹木睡去了,小山睡去了,小蟲也睡去了.整個大地都歸於壹片沈寂.
面對這樣的煤精,怪不得李白會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情趣.更體會到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惆悵.但面對這如詩的月亮,想必他的愁苦也煙消雲散了罷.不然為何還有“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感悟呢?
這清冷的月亮也為思鄉的遊子增添了壹絲愁緒.“月是故鄉明”遠在異鄉求學的遊子們擡頭看到高掛的嬋娟時,想必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吧.每每看到別人與父母佳人開心地在壹起時,遊子們心中難免會有些酸楚.看看自己孤身壹人,滿心的苦惱只有想月亮訴說,希望讓明月把自己的思鄉之情帶回故鄉.那看似小小的月亮啊,滿載著多少遊子的希冀與情愫.
淡淡的月光從天空中灑下,是那樣的柔和,又那樣的聖潔,那樣的多情.
我愛月!
人生感悟(四篇)
壹、 不止壹次聽人感慨:“人越過,膽越小。”步入中年,我對這話才真正有了較深的體會。兒子騎車上學,總要叮囑兩句:“騎慢點,慢點騎。”其實自己也曾經那樣橫沖直撞,見縫就鉆。現在騎車,若非趕時間,決不會搶道,生怕碰著。
人越過,脾氣越小。三十年前會粗門大嗓地同父母頂嘴;二十年前與別人幾句不合就能動手;十幾年前剛結婚那陣子,也會為生活瑣事摔鍋砸盆。不知不覺已到奔五年紀,不再是血氣方剛、爭強好勝,在單位裏早習慣了謙卑忍讓,遇上糾葛寧可息事寧人。
不僅膽量和脾氣,連理想也變小了。上中學時聽政治老師講人生抱負,暗暗立下鴻鵠之誌,見到為生活奔波的平庸之輩,滿眼不屑。如今家中有兒已長成,自己竟也不過壹凡夫俗子,毫無成就,於是明白,壹個人能有多大作為,可不能光憑壹腔熱血。
人越過,周圍的世界也越來越小。年輕時豪情萬丈,喜歡旅遊漂泊,天涯海角如咫尺。結婚生子後,每當出遠門,總感到有千絲萬縷的羈絆。單身那會兒,狐朋狗友成群。後來交際圈漸漸縮小,下班就回家,回家就圍著鍋臺轉。也不想買壹輛私家車,天下雖大,自己又能跑多遠?
說到底,年齡確實大了,走過了那麽多路,經歷了那麽多事,成功或失敗、進取或仿徨、得意或悲哀……終於悟出了,人生這幾十年,叱咤風雲者畢竟寥寥,還不如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拋開縹緲的幻想,重新定位壹下人生目標。到不了夢中仙境,就去力所能及的彼岸吧,那裏雖非神往的那般美妙,然而壹花壹草壹蟲壹鳥皆是真。
四十不惑,五十則知天命矣!人生過了半程,膽子越來越小,智慧越來越大;脾氣越來越小,心胸越來越大;誌向越來越小,韌性越來越大;圈子越來越小,對家人的責任越來越大。這絕非頹廢之態,而是對人生的冷靜看待,是向現實的理性靠攏。
二、 平淡是水,品嘗無味,蘊涵無窮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生,都是在平淡中填滿自己的行囊,讓行囊飽含著深情與真情。不論生活的坎坷,生活的苦難,我們何不從容地生活,如溪水靜靜地流淌;淡定地生活,如花開花落的悠閑。
歲月如河,人生如夢,當走過壹程又壹程的時候,也許妳收獲的是鮮花與掌聲;當走過蔥籠歲月時,也許妳心裏裝得最多的是回憶;當妳漫步在街頭的時候,也許會被眼前的繁華迷了雙眼。當浮生壹夢明白時,回頭望過去,過去的壹切都是寂靜背後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思索與感悟。
如果說人身處鬧市,聽慣了雜音,這聲音繁擾身心;如果說人身處在壹個相對封閉的場地,讓我們的心不知何處安放?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在尋找心裏的那份坦然與執著,這種坦然與執著是否是與時俱來,與夢並存。找尋繁華,找尋心裏的夢囈。
繁華落盡,淺落迷茫,世事輪回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許多,也懂得許多。 有人說生活是堵墻,無法逾越;有人說生活是條繩,給人帶來了不少的糾結;有人說生活是本書,每個人都在書裏寫著不同的人生軌跡;有人說生活不簡單,卻能從不簡單轉化為簡單。 人活壹世,看似簡單的事情卻沒有那麽簡單,經歷過風雨後才知陽光明媚就在自己的腳下。把壹切不愉快,壹切不如意收入自己的囊中。忘卻不愉快,重新開始,找尋平淡與真實的生活。
因為生活簡單了,妳就會快樂;因為生活快樂,日子就會平靜如水。人活壹世,總要面對這樣或那樣的生活不簡單,如何面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境,人的耐力有限。
世間輪回,世間滄桑,滄桑巨變,無功而返,有時人跌倒卻是因為利益而生妒,因妒生恨,最終埋藏了這塵世苦短的滄桑。人生幾何,幾何人生?
人生如夢,都想過著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也許生活不簡單,但生活卻是真實而存在的。追求夢想,實現夢想,讓夢想成為最終的歸宿,也讓自己有可炫耀的資本。也許夢想不簡單,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會實現。
不追求權,不追求勢,不追求利,不追求名,尋找壹種人生的真實,尋找壹種人生的真諦,就是壹種真實的人生,也是在找真實的自我。
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歸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細參眼、耳、鼻、舌、身、意。
平淡是白開水,品嘗之時無味,平淡之中卻見真情真意,平淡之中是壹種另類的幸福所歸。 關愛他人,關愛自己,讓生命燦爛如飛花,壹路繽紛。握手、揮手、微笑,讓最美的那壹刻永存記憶,如沐晨光,壹生溫馨!
三、 人生,沒是沒非不易,無愛無愁更難
讀不懂的是生活,看不透的是人生。生活到底是對是錯?是誰讓我們身心疲憊?是歲月?是世俗?是心靈?還是虛偽?人生路漫漫,能有幾回歡?人生啊,沒是沒非不易,無愛無愁更難。
看世上忙忙碌碌的人群,誰真正的在為自己活著呢?多少人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人情世故,身心俱疲,似乎真的在“與時俱進”。偶爾感悟人生,感慨世道,無非在為前途、為錢途、為心際的不平而發表感慨。
當最孤單時才發現,陪在身邊的只有自己的靈魂,最寂寞時才知道,能擁抱到的只有自己的體溫,最落魄的時候才知道,最離不開的是左手和右手,伸出雙手的時候才明白這個地方只有自己壹個人,張開雙眼才看到這個世界只是壹座冰冷的空墳,有誰,能知道虛偽和墮落早已埋葬了所有的單純。
風雨人生萬事忙,時光似乎滑得特別快,來不及品味,來不及思索,甚至來不及小憩便飛奔而去,也許是擔了太多的責任,太多的愛、太多的牽掛;又也許“忙碌”也是享受的壹種方式,走過人生,也許很豐富,也許有壹種轉眼成空的感覺!
人們看慣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習慣了壹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世象。世間萬物的改變,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清雲淡。過了很多年的改變以後,我們也只好開心自在當成壹種習慣。
其實命運不會虧欠誰,看開了,誰的頭頂都有壹汪藍天;看淡了,誰的心中都有壹片海。只有春華秋實,妳才能感受自然的交替;只有晴雨交錯,妳才能領略外界的變幻。痛是壹種鈣,能讓我們長久地挺立;苦是壹味藥,能讓我們頑強地支撐。如果覺得命運不公,那是因為心狹隘了,妳想得窄,前方的路必然會窄。
我們常常認為壹見如故相見恨晚才是前世有緣,話不投機半句嫌多的就是無緣無份。以為傷害自己的就是敵人,愛護自己的就是親人。卻不知,哪怕只是擦肩而過都是我們不止壹世相知的有緣人。既是同路,便是有緣,況且日日相見。
其實,使我們憔悴的,不是愁,不是苦,而是時間。總有壹些事情,我們只能欣賞,遠遠地,終也無法走近,最終,選擇走開。總有壹些感情,我們只能贊賞,甜甜地,終也無法感受,最終,選擇離開。人的壹生,選擇與命運相連,放棄與生活相關。選擇了走開,體會了無奈,選擇了離開,感受了明白。
醉,有醒了的時候;夢,有碎了的片刻;緣,有盡了的那天.走過了風風雨雨才知道,夢想的偉大和現實的殘酷,經過了刻骨銘心的愛戀和生死離別的痛苦,才真正懂得擁有就是幸福。人有雅量,天下坦途,胸懷無限,心底無礙。
四、 乾坤靜中心似水 歲月深處是清歡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又是壹個綠肥紅瘦的時節。物是人非,讓人不由生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歲月長河中,沒有什麽能攔住時光的腳步,沒有什麽能阻止四季的流轉,沒有什麽能滋潤風華漸褪的容顏,我們能把握的也許惟有自己的內心。 都說歲月愈老,人心愈淡。光陰的故事裏,那曾經的年少輕狂,那曾經的壯誌豪情,那曾經的風花雪月,那曾經的憧憬夢幻,還有那些曾經的恩恩怨怨,那些曾經的悲悲喜喜……漸漸地在記憶中遠去了,沈澱了,暗淡了曾經濃重的色彩。
行至歲月深處,乾坤依舊,浮世如昔,內心卻日漸安寧平和,靜若雲水,尋常的日子裏,忽然發現,竟多了壹份詩韻的閑雅,落花的靜美,喧囂的俗世中,忽然就愛上了“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離了萬丈紅塵”的閑適淡然的壹份清歡。
壹直喜歡蘇試的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尤其喜歡這清歡二字。清歡,清清淺淺的歡愉,不濃烈,不喧鬧,象山間壹彎清清淺淺的溪水,從從容容地就有了壹種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禪意,又象藍天上幾朵閑閑散散的白雲,自自在在地就有了聚散隨意卷舒自由的灑脫……紛繁的塵世中,多少人在為各種欲望忙忙碌碌,身心疲憊?又有多少人能穿越浮華,靜守內心的壹份安寧,給心靈覓壹片凈土,尋壹味清歡? 人活於世,大抵都會有些向往。當時光荏苒了歲月,歲月褪去了鉛華,當繁華落盡,壹切都回到最初的本真之時,壹間竹籬茅舍,壹方菜園花田,壹卷閑書,壹盞香茗,這種布衣粗食的田園生活,竟成了最令人心動的向往。曾經的苦難讓我們成長,曾經的經歷使我們的生命豐盈,曾經的聚散讓我們的人生得到升華,也許,人生需要的就是回眸壹笑的灑脫回歸自然的了悟。
身在喧囂塵世,“清風荷葉杯,明月蘆花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野仙般的清歡日子,終是離我們有些遙遠。可是在奔忙中給自己壹段書香茶韻的清閑時光還是不難做到的。當壹個人深深融入壹滴水、壹朵花、壹闕小令、壹點墨香,也就進入了人生之雅境,也就品味到了那壹份閑雅的清歡。 清歡,是需要把心靜下來方能體會到的。面對忙忙碌碌的人生,也許我們需要就是這樣壹點點恬然的心境,壹點點隨意的心性。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故事,已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已不再是躲在象牙塔裏充滿幻想的孩子。妳悲,妳喜,改變不了什麽,萬物就在這裏,不來不去。來的都是該來的,走的都是該走的,得的都是該得的,失的都是該失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保持壹份淡然寧靜的心情,在雲淡風輕裏輕書歲月靜好,流年安暖。
即使經染了壹些歲月的風霜,依舊不想讓滄桑進駐心田。在平凡的生活中,遠離貪得無厭的欲望,沈澱心情,不經意地來來去去,把日子過得簡單壹點,再簡單壹點,給自己壹份素雅的情懷,給心靈壹個休憩的家園。不強求,不奢望,享受小小的幸福,也接受小小的痛苦,淡定,無憂,亦無慮。優遊閑歲月,瀟灑度時光。雖身處繁華喧鬧的世間,卻只願徜徉於書香茶韻中,獨守壹份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