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2、《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唐代: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3、《桃花》
唐代:元稹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4、《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壹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壹枝。
5、《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6、《桃花》
唐代:周樸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
7、《東城》
元代:趙孟頫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煙絲。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8、《小桃紅·詠桃》
元代:周文質
東風有恨致玄都,吹破枝頭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不尋俗,嬌鸞彩鳳風流處。
劉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妝梳。
9、《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清代:張惠言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壹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10、《題都城南莊》
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古詩文網[引用時間2018-1-20]
2.關於桃花的愛情詩句愛情詩句1.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 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愛情詩句2.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 崔護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愛情詩句3.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愛情詩句4.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 元稹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愛情詩句5.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 杜牧 贈別(二首)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愛情詩句6.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愛情詩句7.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愛情詩句8.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唐 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愛情詩句9.
何當***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
愛情詩句10.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杜秋娘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3.描寫桃花,暗指友情的詩句1、簡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原詩: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壹千尺那麽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壹片情深。
4、賞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
4.李白寫的關於桃花的詩詞(要特別優美的)小時候讀李白的名詩《贈汪倫》,就知道李白曾經到過涇縣的桃花潭,喜歡桃花潭。
長大後有幸分配在涇縣工作,走近桃花潭,面潭懷古,憑吊“謫仙”的遺蹤,才知道李白與桃花潭的關系與情結。 誰都知道,李白到桃花潭是被汪倫的“十裏桃花,萬家酒店”引誘去的。
但是,如果李白不是和兄長鬧了矛盾,斷了財路,千裏迢迢來當塗投靠族叔李陽冰,汪倫怎麽有機會邀請李白?反過來說,汪倫沒有機會邀請李白,李白不會自動往桃花潭,這就是李白與桃花潭的關系,也是桃花潭與李白的緣分。 汪倫邀李白其實還有另外壹個人的功勞,許多人只知其壹不知其二,這個人就是萬巨。
萬巨乃萬村始祖萬鵬舉之後。他博學多才,家財萬貫,廣有交遊,人稱“萬夫子”。
萬巨在京城趕考時不但與李白有過交往,而且聽說他經濟拮據,曾慷慨相助。只是他考中進士不願為官,縱情詩酒,瀟灑度日。
因此,李白很仰慕他的道德、賞識他的人品,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汪倫在涇川雖貴為縣令,但與李白素昧平生,從未有過任何交往,只是傾慕他的大名與詩才,盲目崇拜他。
用今天的話說,屬於“追星”。能不能請動李白,把他請到涇川桃花潭來小住數日,與自己壹敘,是汪倫埋藏在心中的壹個願望。
壹日,他把這個願望悄悄告訴了與自己交情深厚的朋友萬巨,萬巨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誰知他聽後哈哈壹笑:“這有何難,明日我修書壹封,保管他不會拒絕,匆匆趕來”。萬巨了解李白的為人,也深知他的脾性,故在信中不提別的,只描寫涇川的山水景色和自然風光。
與此同時,他還給汪倫支招,以“十裏桃花,萬家酒店”為誘餌,“引其上鉤”。汪倫對於萬巨的“點撥”心領神會、言聽計從,於是差家丁星夜起程,速速趕赴當塗…… 壹生好遊、飲酒成癖而又重情重義的李白做夢也沒相到信中有詐?哪能招架得住汪倫與萬巨如此的策劃與“忽悠”?見信之後,果如所料,他欣然前往。
李白到桃花潭後,壹沒見到“十裏桃花”(“十裏桃花”乃桃花渡也),二沒看見“萬家酒店”(店主人姓萬也),但卻哈哈壹笑,高興地留下了。這時在他的眼裏,汪倫的熱情就是“十裏桃花”,萬巨的真摯就是“萬家酒店”。
這是任何絕妙的自然風光和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比似的。更何況桃花潭及周邊的自然風光確實如“萬夫子”所描寫的相差無幾。
於是,李白覺得這裏的山好、水好、人更好,有壹種似曾相識的親切和賓至如歸的感覺。李白被桃花潭及周邊的自然美景所吸引、陶醉,也被汪倫、萬巨的真情所打動、折服。
“雙份”的感動使他文思泉湧、妙語聯珠,壹發不可收。短短幾天,李白就吟哦了數十首描寫桃花潭景區自然風光,及贊頌與汪、萬友誼的不朽詩篇。
李白壹生遊歷的名山大川很多,但象這樣在壹個地方留下這麽多詩篇,集中吟哦壹地的詩篇達數十首之多的情況極為罕見,甚至是絕無僅有。可惜的是,這些詩篇不少後來遺失掉了,現在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只有區區十幾首。
如《贈汪倫》、《過汪氏別業二首》、《早過漆林渡寄萬巨》、《訪萬巨公吟》、《尋梅》、《扶風豪士歌》、《石壁山》、《澀灘》、《姊妹石》、《羅浮潭》等,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因思萬夫子,解渴同瓊樹。”
“梅花自是清奇物,不比凡花壹樣看。”“安得五彩虹,駕天住長橋。”
“姊妹雙雙恨未休,玉容永化石千秋。”“堂上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
“七裏哪尋八裏店?孤村唯有壹桃花。”等等膾炙人口的詩句,在民間不脛而走,廣為傳頌。
從此,桃花潭因李白的青睞而聞名全國、婦孺皆知,也因李白的贊賞而史冊留芳、名垂千古;而李白呢,因桃花潭的濡潤心靈更加充實,也因桃花潭的滋補生命分外精彩。 李白與桃花 李白在安陸十年期間,有過壹段十分閑適的生活。
娶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居家白兆山桃花巖下。春天,漫山的桃花開得絢麗嬌艷,清澈的山溪在巖間自在地流淌,壹首著名的小詩《山中問答》就在這種心境之下吟詠而成: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往後遠遊他鄉的日子裏,桃花寄托了李白對許氏無盡的思念。
《寄遠其八》寫道:憶昨東園桃李紅碧枝,與君此時初別離。金瓶落井無消息,令人坐嘆復相思。
坐思行嘆成楚越,春風玉顏畏銷歇。碧窗紛紛下落花,青樓寂寂空明滅。
兩不見,但相思,空留錦字表心素。至今緘愁不忍窺。
白兆山漫山桃花,李白居家東側有壹座茂密的桃園。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記述詩人曾經在此賞花、宴飲和賦詩。
遠行他鄉與妻子餞別也是春季正濃桃花正艷。“桃李今若為,當窗發光彩。
莫使香風飄,留與紅芳待。”(《寄語其三》),異客他鄉,天涯羈恨,李白睹物懷人,寄語許氏善護青春,留待重逢,字語間蘊含深情。
李白壹生與桃花結有不解之緣。早在初離蜀地“仗劍去國,辭親返遊”的時候,“桃花飛淥水,依然錦江色”(《宿巫山下》),桃花淥水是詩人對家鄉的懷念,“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中山孺子妾歌》),桃花花色艷麗,自然可以比喻女性美麗的容顏。
“秀眉霜雪桃花貌,青髓綠發長美好”,《山中勸酒》壹詩幾位主角都是年高德。
5.含桃花的古詩妳好!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 崔護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壹朵鮮。 ——清。
袁枚:《題桃樹》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
杜甫:《絕句漫興》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壹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裏紅。
自別西川海棠後,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遊:《泛舟觀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誌和:《漁歌子》) 桃花壹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壹樹魚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歸。 (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山中答問》)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遊湖》)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
6.描寫桃花的詩句有哪些描寫桃花的詩句如下:
1、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宋.劉敞《桃花》
2、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壹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3、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裏紅。 ——宋.陸遊《泛舟觀桃花》
4、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唐.吳融《桃花》
5、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唐.杜甫《曲江對酒》
6、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唐.王維《田園》
7、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8、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唐.賈至《春思》
9、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元.王冕《題墨梅圖》
10、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唐.杜甫《十二月壹日三首》
1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
1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題大林寺桃花》
13、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14、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誌和《漁歌子》
15、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16、露暗煙濃草色新,壹翻流水滿溪春。可憐漁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唐.李白《桃源》
桃花是自由隱逸之花。李白的《山中問答》抒發詩人高蹈塵外,醉心山林的隱逸情懷。“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壹、二兩句“問”而“不答”,“笑”含懸念,“閑”顯心性,盡見詩人遠離塵俗,自由自在的浪漫情懷。第三句特寫桃花流水、睿然遠逝的景色,渲染壹種天然寧靜、淡泊幽深的氛圍。桃花流水,自自然然,清明亮麗,不汲汲於榮,不寂寂於逝,令人聯想到寵辱不驚,淡泊處世的隱士風采。末句對比議論,滿蓄真情。山中壹溪桃花,壹脈流水,壹山青翠,壹心清閑,別有天地而自得其樂。這份目無雜色,耳無雜音,心無雜念的舒適愜意,哪裏是滾滾紅塵、碌碌人間所能相比的呢?全詩借“桃花流水”展示詩人瀟灑出塵之心和歸隱山林之誌。
李白的另壹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則謳歌朋友放浪山林,去留無蹤的隱逸風采。“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友人生活在壹個山青水才、林茂竹修的地方,可以目接飛泉,耳聞鐘聲;可以與麋鹿為伴,與青松為友;可以浪跡山林,心遊道院。後面六句環境兼活動的描寫凸顯友人淡泊高潔的誌趣和逍遙自在的風采。壹、二兩句展現詩人緣溪而行,穿山進林的景象。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桃花帶露,濃艷耀目。好壹派宜人景致,令人聯想到友人居住此中,如世外桃源,似人間天堂,超塵拔俗而自由自在。桃花,為環境添色,為人格增輝。
張旭的《桃花溪》表達詩人心儀虛無飄渺,神往世外桃源的審美情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起筆畫遠景,引人入勝:深山野谷,雲煙繚繞;山溪之上,長橋橫跨,忽隱忽現,似有似無,似飄浮而動,如臨空而飛。意境幽深神秘,朦朦朧朧。發問繪近景,涉“目”成趣:水中巖石,如島如嶼(石磯);清溪之上,桃花飄流,源源不盡,綿綿不絕,如紅霞映水,似赤袖拂風。詩意美妙空靈,恍恍惚惚。天真有趣的壹“問”引出壹溪桃花流水,激活壹份飄渺幻想,不言神往而神往自見,直寫桃花而桃花傳情。詩歌寫得象桃花源壹樣撲朔迷離,令人神往,張旭是高手!
7.古詩詞中含有桃花的詩句. 關於桃花的古詩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崔護《題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杜甫《絕句漫興》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吳融《桃花》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劉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袁枚《題桃樹》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壹朵鮮。
韓愈《題百葉桃花》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楊憑《千葉桃花》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誇。
周樸《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壹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陸遊《泛舟觀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裏紅。
自別西川海棠後,初將爛醉答春風。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遊》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齊己《桃花》
風暖仙源裏,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蘇軾《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