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是我國文學的發生期,先秦文學是我國文學的源頭,它指的是秦代以前歷史時期的文學,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步形成時期。
本編依據這壹時期文學發展的先後順序,重點論述介紹了以下內容:上古歌謠的保存、分類及特點;上古神話的保存、分類及藝術特點;《詩經》的名稱、編集、內容、藝術特點及影響;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歷程、特點及《尚書》、《春秋》、《國語》、《戰國策》等重要歷史散文著作。
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的階段、特征及《論語》、《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重要的哲理散文;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其《離騷》、《九歌》、《九章》等楚辭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等。
擴展資料
先秦文學不僅是源頭,而且是中國文學的壹個高峰。要認識先秦文學,我們首先要從大的歷史時間跨度上給它壹個基本定位。先秦文學不同於後世的斷代文學,它指的是從中華民族誕生到秦王朝統壹中國之前這壹大的歷史時段的文學。
雖然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只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相關內容,但即便如此,從發現了甲骨文的殷商王朝到秦的統壹,也有超過壹千年的歷史,如果再加上口傳時代的文學,歷史就更長了。以詩歌來講,它的產生早在文字出現之前。
當我們的先民發明了語言,有了感情沖動想要進行表達的時候,詩歌就產生了。《詩經》以四言為主,嫻熟的語言、流暢的文字,以及比興的大量應用和高超的表達技巧,說明它的文體形式已經非常成熟,從詩歌的最初產生到《詩經》的結集,應該是壹個漫長的過程。
我們讀《詩經》《尚書》就會發現,裏面有那麽久遠的歷史生活內容,顯然不是壹朝壹代所能完成的。也就是說,《詩經》等作品所反映的並不僅僅是周代生活,還包含著蓄積久遠的文化內容,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
我們首先要從大的時空觀上來看待先秦文學,而不能將它看作是壹個斷代文學,有這樣壹個歷史定位,才能對它有壹個準確的評價。
人民網-殷商開啟文字書寫的文學時代?先秦文學應該重新定位
百度百科-先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