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 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 鶯啼山客猶眠。
《田園樂》是由七首六言絕句構成的組詩,寫作者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所以壹題作“輞川六言”。這裏選的是其中壹首。詩中寫到春“眠”、“鶯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絕《春曉》。兩首詩寫的生活內容有那麽多相類之處,而意境卻很不相同。彼此相較,最易見出王維此詩的兩個顯著特點。
第壹個特點是繪形繪色,詩中有畫。這並不等於說孟詩就無畫,只不過孟詩重在寫意,雖然也提到花鳥風雨,但並不細致描繪,它的境是讓讀者從詩意間接悟到的。王維此詩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使讀者先見畫,後會意。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於特征的景物,這裏,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壹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顯然有同樣藝術效果。在鉤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著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讀者眼前會展現壹派柳暗花明的圖畫。“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加上“楊柳依依”,景物宜人。著色之後還有進壹層渲染: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柔和可愛,雨後空氣澄鮮,彌散著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綠的柳絲籠在壹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裊娜迷人。經過層層渲染、細致描繪,詩境自成壹幅工筆重彩的圖畫;相比之下,孟詩則似不著色的寫意畫。壹個妙在有色,壹個妙在無色。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先見人,後入境。王詩正好相反,在入境後才見到人。因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該打掃,然而“家童未掃”。未掃非不掃,乃是因為清晨人尚未起的緣故。這無人過問滿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別有壹番清幽的意趣麽。這正是王維所偏愛的境界。“未掃”二字有意無意得之,毫不著力,渾然無跡。末了寫到“鶯啼”,鶯啼卻不驚夢,山客猶自酣睡,這正是壹幅“春眠不覺曉”的入神圖畫。但與孟詩又有微妙的差異,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其實人已醒了,所以有“處處聞啼鳥”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懸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此詩最後才寫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穩,於身外之境壹無所知。花落鶯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所以其意境主在“靜”字上。王維之“樂”也就在這裏。人們說他的詩有禪味,並沒有錯。崇尚靜寂的思想固有消極的壹面,然而,王維詩難能可貴在它的靜境與寂滅到底有不同。他能通過動靜相成,寫出靜中的生趣,給人的感覺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詩有意境渾成的特點,但具體表現時仍有兩類,壹種偏於意,讓人間接感到境,如孟詩《春曉》就是;另壹種偏於境,讓人從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詩就是。而由境生情,詩中有畫。是此詩最顯著優點。
註釋譯文
桃花的花瓣上還含著昨夜的雨珠,雨後的柳樹碧綠壹片,籠罩在早上的煙霧之中。被雨打落的花瓣灑滿庭院,家童還未起床打掃,黃鶯啼鳴,山客還在酣眠。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余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壹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王維(699-761),字摩詰(jié),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不僅如此,王維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壹類似李氏父子,另壹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但是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範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禦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壹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壹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沈,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詩、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壹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壹,這壹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壹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不好意思,剛才忘登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