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權,筆名貴谷子,當代詩人,學者。
1、有關作品
⑴、古體詩
①、《二十四節氣》
②、長篇詩《如是吟》
⑵、詞牌
①、《壹剪梅·西施》
②、《長相思·王昭君》
③、《憶江南·貂蟬》
④、《漁歌子·楊貴妃》
⑤、《蘇幕遮·崆峒山》
⑶、寶塔詩
①、《荷》
②、《梅》
③、《竹》
⑷、現代詩
①、《文化相對論》
②、《中國地圖詩》系列
2、著作
①、《就詩論事者》
②、《拙樸集---貴谷子詩詞選》
2.有關谷子的詩句新栽竹 白居易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後玩竹 薛濤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具懷鴻鵠誌,苦有 鳥 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負郭依山壹徑深,萬竿如束翠沈沈。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苦篁調嘯引 李賀誰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
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遺中分作十二。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鹹相隨。唯留壹管人間吹,無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新竹 韓愈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高標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初食筍呈座中 李商隱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壹寸心。
題鄭長侍廳前竹 賈島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同。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
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
官舍竹 王禹稱誰種瀟瀟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裏看。
庭竹 釋智圓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詠金竹 蔣堂百鎰先寒壹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竹 宋祁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西南產修竹,色異東筠綠。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裏,不改生幽谷。種竹齋 司馬光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
壹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
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王安石壹徑森然四座涼,殘陰餘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金竹 呂陶渠江有竹,其色深黃,裏人目為金竹。
修竹已可愛,況復如黃金。天地與正色,霜雪堅比心。
雲芝生有節,栗玉種成林。回首渭川遠,山間繞翠陰。
竹軒 沈遼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鬥瑣碎,秋風撼瑯幹。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
詠竹 韋驤此君堅直本天然,豈學妖花艷主軒,筠帶輕霜凝不落,幹搓圓玉碧無痕。非春長自繁枝葉,有地終須大本根,誰為裁音薦清廟,定勝嘉木就犧樽。
詠竹 文同竹。森寒,潔綠。
湘江邊,渭水曲。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虛心異草木,勁節逾凡木。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
月娥巾披凈冉冉,風女聲笙竽清肅肅。林間飲酒碎影搖金,石上圍棋清陰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但尋松菊。若檀欒之操則無敵於君,圖瀟灑之姿亦莫賢於仆。
於潛僧綠筠軒 蘇軾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惜竹詩並引 孔武仲東齋有竹數竿,翠蔚可喜,其傍眾筍附生,漫益深茂,最後出者,尤若奇特,無不應意,解籜未盡,而為老兵手折之,悲夫,以幹雲蔽日之勢,而摧於窗戶之下 ,以淩霜冒雪之姿,而失於俄頃之間,環步往來 ,淒愴良久,不能忘情,因寓之以詩。
老蘚墻陰夕照間,何人折我翠瑯幹。即之綠葉隨塵化,猶有低枝帶露殘。
不放雲梢侵霰雪,因嗟世故足波瀾。故園未乏員當品,十頃繁陰六月寒。
書舍竹 蔡確窗前翠竹三竿,蕭灑風吹滿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難。
員當谷 蘇轍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盈谷萬萬竿,何曾壹竿曲。
和師厚栽竹 黃庭堅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根行辰日斫,筍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
新竹 惠洪瑯幹數本倚墻陰,新筍均條忽作林。昨日小軒添得境,卻煩佳月碎篩金。
種竹子題愛心亭 範成大灑掃宣華舍此君,煙中月下綠生塵。他年上葉清風滿,莫忘今年借宅人新竹 朱熹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雲溪觀竹戲書二絕句 陸遊氣蓋冰霜勁有余,江邊見。
3.有關谷字的詩句谷中有寒泉
谷鳥戲巖前
谷樹萬株濃
谷鳥戲巖前
谷永獨言事
谷鳥吟晴日
谷寒思變律
谷鳥吟晴日
谷口松朱相和鳴
谷公山河屏翰城
谷君公子夜聞雨
谷口名高豈待卿
谷口子真正憶汝
谷人金蹙鳳花綾
谷口桃花鎮長在
谷鶯才出管東風
谷子中表意尤親
谷口名聞鄭子真
谷口榴花解迎客
谷花溪月東西林
谷生結束迎新守
谷人賢才杳不存
谷轉孤村芳樹綠
谷口應知漢逸人
4.關於“秋天收割稻谷”的詩有哪些宋代範成大的詩詞《浣溪沙·江村道中》,是關於秋天稻谷的。知
出處《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範成大
十裏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雲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譯文金燦燦的十裏平疇,飄來撲鼻的稻香,紅艷艷的木槿花開在農舍的竹籬旁,迎風搖曳的毛竹又青又長,青黃相間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掛在枝頭上。秋天的早晨霧氣漸濃,濕潤的空氣令人清爽。正午的薄雲又遮住了太陽道,更不用隨從張蓋護住我的戎裝。
擴展資料
1、《浣溪沙·江村道中》創作背景
範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南宋時,川蜀、襄漢和兩淮為沿邊重鎮,與金國接壤,常須戒備。版所以範成大在擔任四川I制置使期間出遊時常常要身著戎裝。這首《浣溪沙》詞大概就是詞人在蜀中所作。
2、《浣溪沙·江村道中》鑒賞
詩詞以顏色變換為線索,先遠後近。第壹句寫遠景,金燦燦的十裏平疇,稻香撲鼻。第二句稍近些,紅艷的木槿權花後,有青翠的修竹在迎風搖曳。第三句寫近旁的山坡上,累累山果掛滿枝頭,青黃相間,低頭搖晃,招人喜愛。好壹派豐收景象。充分體現了這位著名田園詩人在描繪江村美景方面的才華。
5.有關大米的詩句有哪些1、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東門行·出東門不顧歸》無名氏·漢
譯文:米罐裏沒有多少糧食,回過頭看衣架上沒有衣服。
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李紳·唐
譯文: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壹粒都是那麽的辛苦。
3、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江村》杜甫·唐
譯文:只要有老朋友給予壹些錢米,我還有什麽奢求呢。
4、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憫農》李紳·唐
譯文:春天,農民把壹粒粒谷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
5、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流。——《解悶十二首》杜甫·唐
譯文:為什麽要問淮南(江東)的米價,我隨著興致要去會稽遊玩。
6、畬田澀米不耕鋤,旱地荒園少菜蔬。——《即事寄微之》白居易·唐
譯文:田地裏沒有人耕種連壹粒米都沒有,菜地也都荒了沒有蔬菜。
7、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送李員外賢郎》王維·唐
譯文:問壹句少年到哪裏去,原來是背了壹袋米去銅梁。
8、只緣五鬥米,辜負壹漁竿。——《初授官題高冠草堂》岑參·唐
譯文:只因為這五鬥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負這根釣魚竿。
9、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宋
譯文:稻花的香氣,送來豐收的信息, 高唱豐年之歌,蛙聲連成壹片。
10、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宋
譯文:白天在田裏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6.關於“秋天收割稻谷”的詩有哪些1。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婉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晚》白居易煙景淡蒙蒙,池邊微有風。
覺寒蛩近壁,知暝鶴歸籠。長貌隨年改,衰情與物同。
夜來霜厚薄,梨葉半低紅。3。
《終南秋雪》劉禹錫南嶺見秋雪,千門生早寒。 閑時駐馬望,高處卷簾看。
霧散瓊枝出,日斜鉛粉殘。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瀾。
4。《題揚州禪智寺》杜牧雨過壹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5。
《有美堂暴雨》蘇軾遊人腳底壹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秋晚》?白居易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詩詞賞析歷代詩家慣將白居易、元稹看成壹個詩派,而以通俗歸結。 其實,元、白雖以通俗而馳譽詩壇,但他倆的氣質、性格、興趣、愛好、習慣、出身、經歷不同,其詩風亦迥然有別。
蘇軾曾說:“元輕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謂輕,並非輕薄、輕佻,而是輕淺、輕艷。
它雖也尚俗,但色澤鮮麗,色彩斑斕,兼纖秾、繁縟之美;而白居易則崇尚壹個淡字。 因此元稹為艷俗,白居易為淡俗。
元長於塗色,白擅於白描。清代詩評家田雯在《古歡堂集》中評:“樂天詩極清淺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
所以,白詩的通俗是淺、淡、清,這與元詩的輕、濃、艷大不相同。白居易也直言不諱地稱他自己“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自吟拙什因有所懷》)。
淡,正是白詩的壹大特點。它淡而有味,極有韻致。
不僅如此,白居易不但宣稱他的詩風崇尚壹個淡字,同時,又公開地排斥壹個艷字。但這種艷,並非綺麗、纖秾,而是壹種淫靡之風,因此他在給元稹的詩序中聲稱他的詩“淫文艷韻,無壹字焉”(《和答詩十首序》)。
在寫給皇帝的《策林》中,他也強調“刪淫辭,削麗藻”。 在白居易的詩中,雖偶見綺麗,但並不占主導地位。
《晚秋夜》就是壹首融通俗、綺麗於壹體的佳篇。它的特點可用淺、淡、清、麗來概括。
所謂淺,就是淺顯通俗,瑯瑯上口,不飾典故,不用奧語;所謂淡,就是輕輕入之,淡淡出之,不著濃彩,不用艷詞;所謂清,就是氣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謂麗,就是容光煥發,天真純凈,文采斐然,姿容秀美。 首聯寫寬廣的碧空中,高懸著壹輪明月,皎潔華美,靜寂無聲,把讀者帶入壹個浩渺無垠、明媚清朗、寧靜深邃的境界中。
月下凝思,遙視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從中來,憂思縈懷,然而對月無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這裏,詩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獨的心境。
這種心境與靜謐的月夜在基調上是非常吻和的。 頷聯寫菊花開放,論常理,秋菊獨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時卻是殘菊花開,還依傍著稀疏的籬笆,可見雕謝之期已不遠了。
然而,尚可支撐些時日,至於衰老的梧桐,卻已抵擋不住寒氣的侵襲,葉子已紛紛雕零,飄落在寒井之上了。這裏,以“花開”對“葉下”,“殘菊”對“衰桐”,“傍疏籬”對“落寒井”,更渲染出壹種淒寂寒冷的氣氛。
雖系寫景,卻暗寄著愁情,且與首聯寫的“愁”字相呼應。頸聯由植物轉入寫動物。
塞外飛鴻,為了躲避寒冷的侵襲,疾速地飛過長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盡;由於晝短夜長,鄰居的雞啼也推遲了。這裏,以“塞鴻飛急”對“鄰雞鳴遲”,以“覺秋盡”對“知夜永”,以反襯晚秋夜的寒冷,從而把詩情深化到壹個更新的境界。
尾聯又回到寫人上來。這就是首聯所寫的“愁人”,他“凝情不語”,寂寞淒清。
就在他思緒萬千之際,蕭瑟的秋風,陣陣吹來,拂在白露上,冷氣襲人,衣不勝寒。俗與雅,沒有明確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
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為上乘。黃庭堅強調過“以俗為雅”(《再次楊明叔韻·引》),吳訥也註重“由俗入雅”(《文章辨體序說》)。
而化俗為雅關鍵在於壹個化字。唐代詩評家張為在《詩人主客圖序》中將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為廣大教化主”,即將元、白都視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詩人。
可見雅,並不排斥通俗的。至純的雅,往往古奧、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眾性;如雅中含俗、寓俗於雅、由雅返俗,則無俗的痕跡,卻有俗的滋味,無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韻。
這種俗,是雅的極致,也是俗的極致。因為它已非純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這就高於壹般的俗。
《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賞的傑作。正如清代詩評家葉燮在《原詩》中評論說:“白俚俗處而雅亦在其中。”
此詩就是如此。相關晚會中國中央電視臺中秋文藝晚會,通常簡稱為央視秋晚,或直接稱為“秋晚”,是中國中央電視臺。
7.描寫夏季稻田美景的詩句有哪些1、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溪橋 壹作:溪頭)
釋義: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裏,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討論,說今年是壹個豐收的好年景。
天空烏雲密布,星星閃爍,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2、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出自唐代王駕的《社日》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釋義:
鵝湖山下稻梁肥碩,豐收在望。牲畜圈裏豬肥雞壯,門扇半開。夕陽西沈,桑柘樹林映照出長長的陰影。春社結束,家家攙扶著醉倒之人歸來。
3、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稏肥。
出自唐代韋莊的《稻田》
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稏肥。
更被鷺鶿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
釋義:
碧綠的池水漣漪滿前陂,極目遠望無邊的滔田肥。更有那白鷺千點觀不盡,穿過雲煙來向這畫中飛。
4、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出自唐代王維的《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釋義:
雨後新晴的原野格外開闊空曠,極目遠望不見半點霧氣塵埃。外城的門樓緊靠著擺渡的碼頭,村莊邊的綠樹連接著溪流的入河口。銀白色的河水閃動著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別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現在山脊背後。正是農忙時節沒有悠閑的人,農民們壹家壹家全都在田畝間忙碌著呢。
5、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出自唐代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釋義:
連日雨後,樹木稀疏的村落裏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廣闊平坦的水田上壹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
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我已經是壹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麽還要猜疑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