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唐李嶠的詩如下:
《風》(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能吹落三秋的樹葉,能吹開二月的鮮花。
風吹到江河掀起巨浪,吹進竹林翠竹傾斜。
註釋
1、解:知道,懂得。三秋:秋季,壹說指晚秋,農歷九月。
2、二月:早春,農歷二月,壹說指春季。
3、過:經過。
4、斜(xié):傾斜,歪斜。
《風》賞析
這是壹首非常精巧的詠物詩,風本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詩人通過四種可見之景來描寫風,可謂獨具匠心,再則,全詩並沒有出現風字,但每壹句裏都能見到風的身影,這壹點也實為難得。
詩的前兩句,壹落壹開寫出了風的輕柔,後兩句用千尺與萬竿兩對數量詞寫出了風的狂疾,風給大自然帶來的千變萬化,讓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李嶠,唐代詩人。字巨山,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是隋內史侍郎李元操曾孫,少有才誌,二十歲舉進士。初為安定縣尉,累遷給事中、吏部尚書、中書令。剛直廉正,因觸忤武後,貶為潤州司馬。後被召為鳳閣舍人。
壹生崇尚節儉,反對鋪張。在文學上造詣很深,詩文為當時人所稱道,前與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相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和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後被尊為“文章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