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五言絕句如下:
第壹首
風涼珠露白,霜冷桂花香。
月下群芳歇,鄉間幾戶忙。
山楓壹葉紫,谷穗滿田黃。
愈是中秋近,相思夜更長。
第二首
白露送軒爽,肅晨迎朝陽。
遠看山色暗,近觀谷葉黃。
碧空萬裏藍,池河壹夜涼。
瓦舍炊煙升,玄鳥低翩翔。
第三首
白露節時豪,溫差晝夜搔。
秋高天朗爽,訝看桂香陶。
醉酒紅糧熟,金黃谷穗濤。
雁群南往徙,玄鳥備饈牢。
第四首
秋蟲驚月夜,蓬草掛晨霜。
西渚蒹葭白,東籬壽客黃。
長風呵雁陣,落葉覆荷塘。
閑看時更替,邀君聞桂香。
第五首
節令消殘暑,陰興地氣涼。
凝華今夜白,綠葉每天黃。
竹動驚巢鳥,蟲吟斷客腸。
始知人在世,草木壹秋霜。
拓展:
白露的意思:秋天的露水;二十四節氣之壹。
1、白露的由來
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2、白露氣象變化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壹夜涼壹夜”壹說。
白露後,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
按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的“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的標準,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從白露節氣開始,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壹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有關白露的傳統習俗
1、收清露
中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壹種“儀式”。
2、飲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的另壹個生長佳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幹澀味苦,它多了壹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壹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3、啜米酒
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壹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壹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4、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江蘇太湖畔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