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含有余字的詩句

含有余字的詩句

1. 關於余字的詩句

關於余字的詩句 1. 帶有余字的詩句

《登南嶽事畢謁司馬道士》

朝代:唐朝

作者:張九齡

將命祈靈嶽,回策詣真士。

絕跡尋壹徑,異香聞數裏。

分庭八桂樹,肅容兩童子。

入室希把袖,登床願啟齒。

誘我棄智訣,迨茲長生理。

吸精反自然,煉藥求不死。

斯言眇霄漢,顧余嬰紛滓。

相去九牛毛,慚嘆知何已。

《靈隱寺》

朝代:唐朝

作者:宋之問

原文: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雕。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送別出塞》

朝代:唐朝

作者:陳子昂

平生聞高義,書劍百夫雄。

言登青雲去,非此白頭翁。

胡兵屯塞下,漢騎屬雲中。

君為白馬將,腰佩騂角弓。

單於不敢射,天子佇深功。

蜀山余方隱,良會何時同。

2. 帶有余字的詩詞

帶有“余"字的詩詞: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沁園春·雪》 近代·毛澤東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裏 《長恨歌》 唐·白居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崔顥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觀刈麥》 唐·白居易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賣炭翁》 唐·白居易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離騷》 先秦·屈原駟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風余上征 《離騷》 先秦·屈原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離騷》 先秦·屈原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離騷》 先秦·屈原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離騷》 先秦·屈原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離騷》 先秦·屈原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離騷》 先秦·屈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離騷》 先秦·屈原。

3. 帶有余字的詩詞

屈原《離騷》(節選)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杜牧《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4. 帶“余”字的詩詞有哪些

1.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余。—— 唐· 杜甫《登兗州城樓》

賞析:寫縱目所見勝跡,並引起懷古之情。“孤嶂”指今山東鄒縣東南的嶧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時臣下“頌”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魯殿”,指縣東二裏的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魯靈光殿,“余”指殘存。“在”、“余”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壹存壹殘,個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2.今也每食無余。——《詩·秦風·權輿》

翻譯:如今每頓吃完沒剩余。

3.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余事且加餐。——辛棄疾《鷓鴣天》

翻譯:唱完了《陽關》曲淚卻未幹,視功名為餘事(誌不在功名)而勸加餐。

4.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翻譯:若肯邀請隔壁的老翁壹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

5.壹車炭重千余斤。——白居易《賣炭翁》

翻譯:壹車的炭重壹千多斤。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煤來,——《孔雀東南飛》

虛室有余閑。——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離騷》

有竹壹頃余(余),喬木上參天。——唐· 杜甫《杜鵑》

壹彈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詩十九首》

5. 帶余字的古詩詞

西出都門百余裏。——唐 白居易 《長恨歌》

嗟余聽鼓應官去。——唐 李商隱 《無題》

文能換骨余無法。——宋 陸遊 《示兒》

余亦乘舟歸鹿門。——唐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惆悵夢余山月斜。——唐 韋莊 《浣溪沙》

嗟余好古生苦晚。——唐 韓愈 《石鼓歌》

問余何意棲碧山。——唐 李白 《山中問答》

渡頭余落日。——唐 王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看余度石橋。——唐 宋之問 《靈隱寺》

6. 急,,,帶余字的詩詞有那些

1.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余。—— 唐· 杜甫《登兗州城樓》

賞析:寫縱目所見勝跡,並引起懷古之情。“孤嶂”指今山東鄒縣東南的嶧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時臣下“頌”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魯殿”,指縣東二裏的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魯靈光殿,“余”指殘存。“在”、“余”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壹存壹殘,個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2.今也每食無余。——《詩·秦風·權輿》

翻譯:如今每頓吃完沒剩余。

3.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余事且加餐。——辛棄疾《鷓鴣天》

翻譯:唱完了《陽關》曲淚卻未幹,視功名為餘事(誌不在功名)而勸加餐。

4.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翻譯:若肯邀請隔壁的老翁壹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

5.壹車炭重千余斤。——白居易《賣炭翁》

翻譯:壹車的炭重壹千多斤。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煤來,——《孔雀東南飛》

虛室有余閑。——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離騷》

有竹壹頃余(余),喬木上參天。——唐· 杜甫《杜鵑》

壹彈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詩十九首》

7. 余 字開頭的古詩

冷艷金歇雪,余香乍入衣。(左掖梨花 丘為)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九歌 山鬼 屈原)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余既以蘭為可侍兮,羌無實而容長;

(離騷 屈原)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名都篇 曹植)

灼灼西頹日,余光照我衣。(詠懷 阮籍)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點絳唇 林逋)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陽召我魂。(蘇軾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

余杭邑客多羈貧,其間甚者蕭與殷。(白居易 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