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句子的意思是:
生活的節奏不能被眼前的環境所困住,不僅要看到壓力線下,波濤洶湧,枯燥乏味,而且要追求內心真正有意義的東西,找到夢想的方向,努力追求和生活的精彩,而不是井底之蛙。
這句話是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
原文摘要:
詩和遠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固執地把微醺的日光阻擋,近乎瘋狂
夢裏幾度回首,輕聲吟唱
誰願擺渡那條忘川河長,將前世遺忘
依稀舊時模樣,梨花白粉黛柔腸
打著竹布傘的姑娘,潛行在煙雨深巷
那些殘破的影像, 如舊日故事
扉頁泛黃此生裏,宿命化為壹場花葬
尋壹方青石無恙,踏壹片凈土安詳
如此如此,又是壹番模樣
白話釋義:
母親帶著我妹妹和我在頤和園走廊裏,談論著每壹幅畫的意義,用對聯讀著每壹座古屋前那些悠揚的文字,在走廊走廊裏讓我們猜猜那些拆下的石頭和木樁的作用,從這些靜止的物體中講述著生動的歷史。這些腐朽而深刻的歷史告訴我和我妹妹世界的浩瀚,生活的疏忽,以及美的永恒。
在我母親告訴我們的許多話中,最真實的壹句話是:世界不僅是現在的壹絲不茍,而且是詩和距離——事實上,詩是妳心中最遙遠的部分。在我姐姐和我長大的那些年裏,我們周遊世界,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買過壹座壹英尺高的房子,因為我們壹直相信詩歌和距離是我們的家。
擴展資料:
“詩和遠方”是指理想的生活,源於高曉松的名言“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這句話感動了許多70年代後、80年代後的人,成為壹道著名的網絡雞湯。
2016年,高曉松推出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成為互聯網上的熱門話題。
普通人所謂的“茍且”,其實就是他們自己。“詩和遠方”是理想的生活。事實上,現實生活不可避免地是重復的、單調的或有壓力的。雖然想象是美妙而有吸引力的,但如果妳想著陸,妳仍然必須回到日常生活中,木柴、大米、油和鹽。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主要突出的是“不止”他沒有否認任何人的壹絲不茍,但他也強調我們不能忘記詩與距離。
詩歌和距離並不意味著妳必須寫出精彩的詩歌,並驅車到壹個妳從未去過的地方。它更代表著壹種對自己存在的美好向往,壹種真正的“愛、歡樂、和平”在妳心中追求生存。
詩代表生命之詩,代表生命之詩,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興趣和生命的思考與詮釋;而距離是妳心中從未觸及的凈土與向往,它可以是妳心中的夢想,可以是壹個人,甚至可以是妳未曾吃過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