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蓮》收入詩人1979—1982年的詩作近60首,其中訪問外國的作品占了較大部分。在這些詩中,詩人以犀利的眼光,表現了西方世界在繁華外衣掩蓋下出現的種種病態。在寫法上,《羅馬在沈思》、《巴黎》、《芝加哥》采用了“生活流”的寫法;作者以壹個街頭漫步的沈思者姿態出現,用素描的方式記下自己的印象,在中間插入自己的評論。寫尼斯的鳥啼和愛荷華的紅葉,是用寫實手法;寫洛杉磯的迷霧,用的則是隱顯交織法。所有這些,為創作新型的城市詩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藝術經驗。集中還有不少篇章或詠尋常事物,或表達某種心境,均能寫出新意,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如《假如(又壹首)》,寫外科醫生動手術,從中挖掘出人生哲理,歌頌了美好的情操。寫無花果和無核葡萄的《也是愛情的產物》,在短小的篇幅中寄寓深邃雋永的思想情感,表現了主張革新的意蘊。長詩《面向海洋》、《東方是怎樣紅起來的》,寫詩人對歷史的沈思,對現實的思考,對社會的評價,均寫得別開生面。另壹首歌頌周恩來的長詩《清明時節雨紛紛》,把人民所思所感與作者所思所感匯流在壹起,敘述自然質樸,感人至深。
評:犀利眼光看世界,繁華外衣遮病態。
寫法采用“生活流”,素描筆下現百態。
隱顯交織與寫實,藝術借鑒多色彩。
深邃雋永詠物詩,滿懷深情頌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