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村居
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詩簡介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的詩作。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壹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字裏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翻譯/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的凝集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註釋
村居:在鄉村裏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水汽。
散學:放學。
紙鳶:泛指風箏,它是壹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yuān):老鷹。
賞析/鑒賞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的凝集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2.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詩簡介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壹首五言山水詩,描述了壹幅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壹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這是壹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淒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被譽為唐人五言絕句者。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譯/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註釋
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鬥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釣:釣魚。
3.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登幽州臺歌
朝代:唐朝|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古詩簡介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這是壹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詩人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諫,但沒有被武則天所采納,屢受打擊,心情郁郁悲憤。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了時空無窮,人生有限,壯誌難酬之情,發出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
翻譯/譯文
見不到往昔招賢的英王,看不到後世求才的明君。想到歷的那些事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無奈,獨自憑吊,我眼淚縱橫淒惻悲愁!
註釋
幽州:古十二州之壹,現今在北京市。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造的。
前:過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
後:後來
來者:後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愴(chuàng)然:悲傷,淒惻的樣子。
涕:眼淚。
4.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遊子吟
朝代:唐朝|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簡介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的詩作。全詩***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壹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翻譯/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註釋
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
吟:詩體名稱。
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臨:將要。
意恐:擔心。
歸:回來,回家。
言:說。
寸草:小草。這裏比喻子女。
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報得:報答。
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5.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簡介
《出塞》,王昌齡的名篇,是邊塞詩的著 名題目,被譽為“唐絕第壹”,“唐絕壓卷之作”。詩人王昌齡被譽為:七絕聖手。這首詩視野開闊。由秦而漢,由漢而唐,時間縱越千年。空間橫跨萬裏。氣象蒼涼雄渾。詩中感悟到詩人對於時空永恒,人生短暫,以及個人無法主宰自我命運的慨嘆;而在歷史與現實的比照與反觀中,更蘊含著詩人的深沈痛訴:無休止的戰爭啊!使多少征人拋親離鄉,暴屍邊疆。
翻譯/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裏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註釋
1、沈德潛《《說詩晬語》》:防邊築城起於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
2、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註曰:“籠”與“龍”同。《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
3、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6.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金縷衣
朝代:唐朝|作者: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古詩簡介
這是中唐時的壹首流行歌詞。據說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锜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此詩含意很單純,可以用“莫負好時光”壹言以蔽之。
翻譯/譯文
韻譯
我勸妳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
我勸妳壹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
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譯文
不要愛惜榮華富貴,壹定要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枝頭的鮮花,要及時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註釋
⑴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⑵堪:可以,能夠。
⑶直須:不必猶豫。直:直接,爽快。
⑷莫待:不要等到。
7.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馬嵬坡
朝代:唐朝|作者: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古詩簡介
《馬嵬坡》是唐代詩人鄭畋的作品。此詩以“馬嵬事變”作為背景。前兩句寫唐玄宗回馬長安,楊貴妃卻已死。盡管山河依舊,然而卻難忘舊情。“雲雨難忘”與“日月新”對舉,表達玄宗欣喜與長恨兼有的復雜心理。後兩句以南朝陳後主偕寵妃躲在景陽宮井中,終為隋兵所虜的事,對比唐玄宗馬嵬坡賜楊貴妃自縊的舉動,對玄宗既有體諒,也有婉諷。
翻譯/譯文
玄宗返回長安楊貴妃早已死,舊時恩愛難忘國家開始振興。
處死楊妃也是玄宗英明決策,不然就會步陳後主亡國後塵。
註釋
⑴馬嵬(wéi)坡:即馬嵬驛,因晉代名將馬嵬曾在此築城而得名,在今陜西興平市西,為楊貴妃縊死的地方。
⑵回馬:指唐玄宗由蜀還長安。
⑶雲雨:出自宋玉《高唐賦》“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引申為男女歡愛。此句意謂玄宗、貴妃之間的恩愛雖難忘卻,而國家卻已壹新。
⑷景陽宮井: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玄武湖邊。南朝的昏昧陳後主陳叔寶聽說隋兵已經攻進城來,就和寵妃張麗華、孫貴嬪躲在景陽宮井中,結果還是被隋兵俘虜。
8.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敕勒歌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古詩簡介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壹首民歌,壹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壹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翻譯/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壹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壹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註釋
①《敕勒歌》:敕勒(chì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壹帶。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壹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壹帶稱為敕勒川。
③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④穹廬(qióng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⑤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壹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壹);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蒼蒼: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⑦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⑧見(xiàn):同“現”,顯露。
9.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壹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註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壹帶。
萬裏船:不遠萬裏開來的船只。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10.經典適合3~6歲幼兒古詩大全
早發白帝城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簡介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壹。詩人是把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壹體來表達的。全詩無不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翻譯/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裏船行只壹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註釋
發: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
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
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
壹日還:壹天就可以到達;還: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