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南歌子是誰的詞?

南歌子是誰的詞?

溫庭筠 等

南歌子 南歌子 溫庭筠 單23平

手 裏 金 鸚 鵡,胸 前 繡 鳳 凰。

可平 可仄 可平 韻

偷 眼 暗 形 相,不 如 從 嫁 與,作 鴛 鴦。

可仄 葉 可平 葉

首二句對偶,與平起五律頸聯相同,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是詞牌名稱之壹,大體屬於小曲。

調名本自漢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取淳於棼事。

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風蝶令》、《望秦川》、《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恨春宵》。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此詞首創於溫庭筠。

唐人另有《南歌子詞》,單調廿字,平韻,即五絕,與此調不同。如下:

南歌子詞 裴諴 單20平

不 信 長 相 憶,擡 頭 問 取 天。

可平 韻

風 吹 荷 葉 動,無 夜 不 搖 蓮。

可仄 可仄 葉

即唐人絕句,與《南歌子》不同。

另有53字體。(待補)

又壹體 張泌 單26平

柳 色 遮 樓 暗,桐 花 落 砌 香。

可平 可仄 可平 韻

畫 堂 開 處 遠 風 涼。

可平 可仄 葉

高 卷 水 晶 簾 額,襯 斜 陽。

可仄 可平 葉

首二句對偶,結句九字句法為上二下七、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須壹氣呵成。

又壹體 張大烈 雙50平

蛾眉羞自畫,鸞臺懶對勻。

羅衣不勝帶寬裙。

孤擎玉盞酒病,厭沾唇。

心去隨流水,花開獨掩門。

陽臺何日駕飛雲,淒淒衾冷,月初昏。

葉 葉

此為比正格少字者。

又壹體 張大烈 雙51平

艾符雲鬢飐,蒲黃酒斝浮。

美人齊上望湖樓。

龍舟競渡環繞,百花洲。

鸞笙鳴象板,鳳管和清謳。

微歌纖舞錦纏頭。

香風吹韻去,遏雲留。

此亦為比正格少字者。

又壹體 毛熙震 雙52平

惹 恨 還 添 恨,牽 腸 即 斷 腸。

可平 韻

凝 情 不 語 壹 枝 芳。

可仄 可平 葉

獨 映 畫 簾 閑 立,繡 衣 香。

可平 可平 可仄 葉

暗 想 為 雲 女,應 憐 傅 粉 郎。

可平 葉

晚 來 輕 步 出 閨 房。

可平 可仄 葉

髻 慢 釵 橫 無 力,縱 猖 狂。

可平 可仄 葉

首二句對偶,第三句不得犯孤平。第四句之三、五兩字平仄必反。結句為九字,句法可上二下七、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但語氣須連貫。下半與上半全同。即前張泌調之疊。

此調始於毛熙震。

又壹體 石孝友 雙52仄

春 淺 梅 紅 小,山 寒 嵐 氣 薄。

可仄 可仄 可平 韻

斜 風 吹 雨 入 簾 幕。

可仄 可平 葉

夢 覺 西 樓 嗚 咽,數 聲 角。

可平 可仄 可仄 葉

歌 酒 工 夫 懶,別 離 情 緒 惡。

可仄 可平 可仄 葉

舞 衫 寬 盡 不 堪 著。

可平 可仄 葉

若 比 那 回 相 見,更 消 削。

可平 可仄 可仄 葉

此體多以入聲字為韻者。首二句對偶,次句不得犯孤平。第三句之壹、三字,結句之三、五字平仄必反。結句之九字須壹氣呵成。下半與上半全同。

又壹體 周邦彥 雙54平

膩 頸 凝 酥 白,輕 衫 淡 粉 紅。

可平 韻

碧 油 涼 氣 透 簾 櫳。

可平 可仄 葉

指 點 庭 花 低 映,雲 母 屏 風。

可平 可仄 可仄 葉

恨 逐 瑤 琴 寫,書 勞 玉 指 封。

可平 葉

等 閑 贏 得 瘦 儀 容。

可平 可仄 葉

何 事 不 教 雲 雨,略 下 巫 峰。

可仄 可平 葉

與毛詞相較,唯前後結各多壹字。

又壹體 秦觀 雙55平

靄 靄 迷 春 態,熔 熔 媚 曉 光。

可平 韻

不 應 容 易 下 巫 陽。

可平 可仄 葉

只 恐 翰 林 前 世 是 襄 王。

可平 可仄 可仄 葉

暫 為 清 歌 住,還 因 暮 雨 忙。

可平 葉

瞥 然 歸 去 斷 人 腸,斷 人 腸。

可平 可仄 葉 疊句

空 使 蘭 臺 公 子 賦 高 唐。

可仄 可仄 葉

《苕溪漁隱》引《藝苑雌黃》雲:“朝雲者,東坡侍妾也。嘗令就少遊乞詞。少遊賦《南歌子》贈之。”

此詞後第四句疊三字,為他家所無。余同毛詞。

 

南歌子

作者:蘇軾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1。細草軟沙溪路2、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3,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4。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全部註釋

1.著:同"著"。附著,附上。

2.細草:尚未長成的草。

3.卯:相當於早晨五點至七點。

4."藍橋"句:唐人裴铏《傳奇》中《裴航》壹篇記載,唐長慶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回家,與樊夫人同州,航獻詩求見,樊夫人贈詩雲:"壹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嶇上玉清。"後來裴航經藍橋,向老嫗求茶,老嫗遂喚女名雲英者獻茶,裴航見其嬌媚異常,便向之求婚。老嫗提出要他搗藥百日,裴航如言,終與雲英成婚,後雙雙成仙。此處意謂自己沒有像裴航那樣的好運。

此詞作於元豐二年(1079年)五月,時蘇軾在湖州。描寫了酒後趕路的片斷小景,清新而富有情趣。

上闋寫雨後趕路。起句以"疑夜"來突現"雨暗"的程度。接句"便"字則又寫出"報晴"的迅速。後兩句則分別以"淡"、"明"、"細"、"軟"、"輕"來描寫"雲"、"山"、"草"、"沙"、"馬蹄",增強了畫面的色調感,且顯得恬淡柔和。

下闋寫酒醒憶夢。開始兩句:"還困"與"夢不成"照應,醒而思夢,但夢又不能繼續的飄忽狀態。夢見者何?"藍橋何處覓雲英?"告訴我們,夢的是"藍橋"、"雲英"。而夢既不成,雲英又何處有?故"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回到趕路的描寫,照應上闋中的"溪路馬蹄輕"。

從詞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靜而達"的因子,而無"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雖有夢境與幻覺,但終歸現實。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南歌子》

內容:

天上星河轉,

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

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註釋:

星河:銀河。

簾:《歷代詩余》作“翠”。

枕簟:枕上鋪的細竹席。

淚痕滋:淚越來越多,痕跡越來越擴大。

夜何其:夜到幾更了。

貼:蓋與現在將另做好的圖案縫貼在衣裳上的方法相同。

金銷:配以金色制成的荷葉圖案作為衣飾,因陳舊而褪色。

賞析:

此詞當為李清照的後期限作品。兩組對偶句,諧美自然。三個“舊”、“時”、的運用,顯示了其藝術手法的圓熟精湛。

南歌子

黃庭堅

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無奈壹帆煙雨畫船輕。

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

別時不似見時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黃庭堅詞作鑒賞

這首詞寫別情,是作者少有的不用典故的作品之壹。

上片寫行客即將乘舟出發,正與伊人依依話別。

這時正當初夏,窗前槐樹綠葉繁茂,室外榴花競放,紅艷似火,耀人雙眼,這與室內昏暗的氣氛恰好形成強烈對比。室內黯淡的氣氛來曲折地反映話別者的心情。

“玉人邀我少留行”,不僅是伊人挽留,行客自己也是遲遲不願離開。“無奈”兩字壹轉,寫出事與願違,出發時間已到,不能遲留。接著繪出江上煙雨淒迷,輕舟掛帆待發,就這詩情畫意的描述中宛轉流露兩人無限淒楚的別情。

“柳葉”兩句,承上片“無奈”而來,由於舟行即,不能少留,而兩人情意纏綿,難舍難分。這兩句,寫臨行餞別時伊人蹙眉而歌,淚如雨傾。這裏運用比喻,以柳葉喻雙眉,梨花喻臉龐。“別時”句又壹轉,由眼前淒淒慘慘的離別場面回想到當初相見時的歡樂情景,心情更加沈重。

末句宕開,略去登舟以後借酒遣懷的描寫,只說半夜酒醒,唯見月色皓潔,江水悠悠,無限離恨,盡不言之中。

這首詞黃庭堅詞作屬別具壹格之作。如“柳葉”兩句,以柳葉和梨花來比喻伊人的雙眉和臉龐,以“皺”眉和“傾”淚刻畫伊人傷離的形象,通俗而又貼切。“槐綠”兩句,例用對句,做到了對偶工整、色澤鮮艷;槐葉濃綠,榴花火紅,“窗暗”、“眼明”用來渲染葉之綠與花之紅,“綠”與“紅”、“暗”與“明”

色彩與光度上形成兩組強烈的對比,對人物形象和環境氣氛起著烘托渲染的作用。

南歌子

秦觀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

亂山何處覓行雲?

又是壹鉤新月照黃昏。

秦觀詞作鑒賞

此詞當為詞人前期作品。詞中先寫女子盛妝與待人的情景,再寫她待人與失望的情懷。

上片工筆重彩,寫女子曉妝或午妝。“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雖未直說是畫眉、搽臉,但可以從“畫”且“彎彎”,和“勻”與“燕脂”中體會得出。“畫”與“勻”都運用得精當,而“彎彎”與“淡淡”疊字從音情、形色又配合恰好。由於口紅只是圓圓地塗唇上,故只消著壹“點”字便妙。“揉藍衫子杏黃裙”壹句卻不用壹個動詞,不僅省煉,而且還能傳達壹種仔細上下打量的神情。這裏運用了壹連串的顏色:“香墨”、“燕脂”、“揉藍”、“杏黃”、“檀”等,將畫面渲染得濃麗鮮妍。運用動詞,巧妙設色,不但顯出作者絕妙文采,而且寫出梳妝者的精心著意。

接下來“獨倚”壹句使這幅美人圖獲得畫圖難足的意態。既然是“獨”,卻用心打扮,不知她“誰適為容”,可見畫外分明還有壹個人。“獨倚玉闌”的女子看來是等待,“無語”二字意味深長,這壹位盛妝的佳人仍存壹線希望,雖然盛妝掩飾不住她內心的空虛。

過片好像壹幅寫意的暮春黃昏圖景,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這裏處處有發展,有關合。“人去”二字緊連上文,可見那人的確是遠走了。闌外空有“流水”,流水悠悠長逝,似乎象征那人的薄幸。風揚“花飛”,是殘春光景,又給人以美人遲暮的暗示。門兒“半掩”而不深閉,似乎為誰半開著,又恰是女子不能斷念的心情的壹個寫照。由於心煩意亂,移情於物,群山便成“亂山”。水流,花飛,雲行,真見得風流雲散。這幾句俱有比興意味,而末句則直賦眼前景:“又是壹鉤新月照黃昏。”看似用筆直寫,實則字字嘆息。“又是”二字道出這樣的等待、這樣的失望遠不止是壹次,怨情溢於言表。

這首詞移情於景,情景慘淡,微怨盡不言中。全詞寫人亦寫景,寫景亦寫人,上下連貫,意脈相通,濃墨重彩地表現了女子期待、焦慮、失望的心態。

南歌子

賀鑄

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

陰陰夏木囀黃鸝。

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

日長偏與睡相宜。

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賀鑄詞作鑒賞

此為抒懷詞。詞人以輕靈、蘊藉的筆致,通過對夏日景物和身邊瑣事的描寫,抒發了自己百無聊賴、孤寂苦悶的心緒。詞中多次化用前人詩句,合數家於壹爐,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上片描繪出壹幅閑適恬談、生機勃勃的夏日風景圖。詞人獨立庭院,點點疏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漣漪,輕風拂面而來。周圍樹木成陰,枝頭上黃鸝婉轉啼鳴,壹只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白鷺,落池畔,遲遲不願離去。詞人觀疏雨、沐輕風、聽黃鸝、友白鷺,怡然自得,其樂陶陶。

下片由寫景轉向寫人,壹連寫了飲酒、下棋、睡覺、題詩四件生活瑣事。本來,這都是士大夫消夏樂閑的韻事,正好上片的背景裏展開。然而,作者筆下,這些事似乎都有壹種和韻事格格不入的苦澀味內,和上片大異其趣:飲酒而“易醉”,下棋而敵手“難逢”;寂寂長晝,作者以昏然壹睡為“相宜”來自我解嘲;睡起題詩,則只能“自題”自賞!

作者誌向遠大,才氣縱橫,但仕宦四十年,壹直沈淪下僚,供人驅使,這當然會使他有著滿腹的牢騷和不平。實際上,上片表面上的閑適恬淡背後,正透露著作者孤寂落寞的情懷和無所事事的痛苦。特別是結尾處那只“立移時”的白鷺,含情脈脈,不願離去,似乎有意要和形只影單的詞人作伴,已經暗含著詞人知音難求的感慨。下片身邊瑣事的動輒生愁,特別是第三句“日長”與“睡相宜”之間那個刺目的“偏”字,結拍那無可奈何的“自”字,都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內心的憤懣和不平。所誌未遂,華年虛度,寂寂夏日,百無聊賴,身邊連壹個相濡以沫的朋友都沒有,他自然無法保持心理平衡了。

此詞意境貌似閑適而實寓有深意,表現了詞人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不定、苦悶仿徨的復雜情感,體現出含蓄蘊藉的藝術風格,讀之令人感慨萬千。

南歌子

秦觀

玉漏迢迢盡,銀潢淡淡橫。

夢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

臂上妝猶,襟間淚尚盈。

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壹鉤殘月帶三星。

秦觀詞作鑒賞

此詞以清新優的格調和情致,描寫情人晨起離別的情景。

起兩句寫別離的時間:黎明時分,夜漏將盡。著“迢迢”二字,透出此夜時間之長。銀潢,即銀河。

天亮前銀河逐漸暗淡西斜,故說“淡淡橫”。兩句寫別前之景,都暗暗傳出離人對長夜已盡、別離即的特定時間的心理感受,雖是景語,但情致自出。

“夢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兩句補敘,說明前兩句所寫的情景是夢回時所見所聞。因為傷離惜別,夜來借酒遣愁。清晨為鄰雞催醒時,宿酒尚未全醒,朦朧中聽到漏聲迢遞、看到銀河西斜,不免有“怕天明”之感。“怕”字貫串整個上片,點醒傷離者的特殊心態。離別的人最怕別時的到來,而鄰雞並不解離別者的心理,照舊天未明即啼鳴,這離人聽來,便不免覺得它叫得特別早,而帶有催人起程之意了。“未”、“已”二字,開合相應,巧傳離人心曲。

過片“臂上妝猶,襟間淚尚盈。”兩句接上“夢回”,從殘妝臂、宿淚盈襟寫出夜來傷離的情景。而晨起看到昨夜傷離的淚痕,觸緒傷懷之情可想。這是從今晨所見寫出昨宵,又從昨宵暗示出今晨的惜別。

結拍“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壹鉤殘月帶三星。”兩句,寫臨行時所見,鏡頭由室內轉向室外:水邊沙上,早起的行人已經三三兩兩地打著燈籠火把匆匆趕路,天宇之上,繁星已經隱沒,只有壹鉤殘月帶著三星寂寥地點綴著這黎明時分的蒼穹,照映著早行的人們。這兩句寫景清疏明麗,宛如圖畫,而且帶有晨起征行所特具的情調氣氛。前壹句寫離別的人眼中所見的早起征行情景,其中既隱隱透出自己即將啟程的迫促感,又帶有對征行的某種新鮮感,感情並不沈重。

後壹句所描繪的景物雖帶有清寥意味,但景物本身又帶有壹種清疏明潔的美,語調也顯得比較輕快。

全篇寫景抒情,雖有感傷,但並不沈重,充分體現了作者情致清新、格調明快的獨特風格。

南歌子?香墨彎彎畫

秦觀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雲?又是壹鉤新月照黃昏。

秦觀詞作鑒賞

這首詞主要寫壹個女子,在如何用心地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打扮好之後,想起戀人

不在身旁,有誰來欣賞呢?於是引起壹番愁思。

詞的上片刻劃這個美女,多用顏色字面渲染映射,如壹幅工筆畫,可以說是壹幅工筆重彩的梳妝圖。“香墨”兩句,寫女子用心打扮的情態。“香墨”,畫眉的螺黛,是黑色。“燕脂”即胭脂,是紅色。這兩句雖未直說她在畫眉、搽脂,但從“畫”且“彎彎”,“勻”且“淡淡”中,可以體會得出她是在怎樣精心地打扮自己。“揉藍”二句,“揉藍”,古人從藍草中提取青色,故稱揉藍。黃庭堅《點絳唇》詞有“淚珠輕溜,裛損揉藍袖”句。“檀唇”,形容女性唇吻之美。檀為淺絳色,近赭的紅色,《花間集》張泌的《生查子》有“檀畫荔枝紅”句,表示這個顏色最為明白。兩句中前壹句寫衣著,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黃色的。後壹句寫她眉畫好了,粉搽好了,最後的工序是把口紅圓圓地塗在唇間,故曰“點”。但“點絳唇”前的“獨倚玉闌無語”,卻埋下情事的伏筆。既然是“獨”,卻又精心打扮,這是為誰悅容呢?分明畫外還有壹個人在,女子對戀人的回歸還抱有壹線希望。

詞的過片,雖也不多寫情事,但也不是單純寫景,對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有明顯的發展。“人去”二句,寫戀人走了,如同流水悠悠逝去,再也不回來了。風揚“花飛”是殘春景象,給人以美人遲暮的暗示。“門”是半掩著的,像在為誰開著,這正是女子心還不死的寫照。結拍“亂山”兩句:“行雲”喻戀人的蹤影,古詩詞裏多用以比喻薄情郎,如雍陶《明月照高樓》:“君若無定雲,妾若不動山。雲行出山易,山逐雲去難,”正是“亂山何處覓行雲”的註腳。由於女子心煩意亂,故視群山便成“亂山”,這是移情於物的結果。女子最怕夜間孤苦,可偏偏又是壹個黃昏來了,“又是”二字蘊涵著這種等待和失望遠不是壹次了,愁怨之情溢於言表。

南歌子?詠鯉魚溪 清?王鴻

澗水拖蘭翠,遊鱗逐浪多,羨魚休唱釣魚歌。佇看樂時曾似、躍龍梭。

噴沫驚芳餌,浮沈滾碧波,青鰭紅尾順行過。點破天機動靜、快如何!

註釋:詠鯉魚溪詞中,巧妙地運用南歌子詞牌手法。

賞析:作者為清代名家王鴻,當他在人魚同樂和諧***處的鯉魚溪時所抒懷創作的,本詞在影片《魂歸鯉魚溪》中得到完美栓釋。完美體現“點破天機動靜、快如何”的神奇色彩。

南歌子?渾然天成 鬼才田七

軒蓋如雲集,妙筆生花處。詩畫琴棋寫意孤。耳聞目覽行癡、立沖書。

渾然天成逸,從容自若無。竹菊梅蘭知迷途。璞玉釀金非凡、靜琳舞。

註釋:“詩畫琴棋”為作者人生愛好。並以寫意的手法展現了“筆落驚天地、詩來泣鬼神”大氣磅礴的大手筆。

賞析:此詞載於《中華當代文化藝術傳承研究課題》。當為鬼才田七才情體現的作品。兩組對偶句,巧妙運用,諧美自然。以“立沖書”、“靜琳舞”的運用,顯示了其藝術手法的圓熟精湛包藏深遠寓意。

南歌子?曉光歲月 楊少彭

慈眉善目懷,賢良淑德處。鞠躬盡瘁人生路。嘔心瀝血知足、群學福。

曉光歲月歌,不辭勞苦觸。從容自若如公仆。和藹可親感恩、少彭悟。

南歌子?群學文化 楊少彭

真金烈火焰,智者千慮孤。別具風格影壇鑄。德才兼備策典、曉光譜。

群學文化演,百折不撓度。夜以繼日先河步。竭盡心力拼搏、田七書。

賞析:少年詩人楊少彭習作,載於《中華當代文化藝術傳承研究課題》。

《南歌子》 呂本中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短籬殘菊壹枝黃。

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

只言江左好風光。

不道中原歸思、轉淒涼。

[評析]

這首詞大約作於呂本中向南避難的旅途中,本詞中“短籬殘菊壹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兩句顯然是就登高避亂、飲菊花酒的習俗而言,不無自我調侃的幽默,也是無可奈何的感嘆。詞下片寫夜不成寐,點出身在異鄉、有家難歸的淒涼,與重陽節的本義似有關聯,因而更覺痛苦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