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艾青詩選中詩歌中心意象是土地的是哪些詩歌

艾青詩選中詩歌中心意象是土地的是哪些詩歌

憂郁的詩緒 深沈的愛國主義

——《我愛這土地》賞析

每壹個具有獨創性的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意象,在這意象中凝聚著他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觀察和認識,以及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感情。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陽,而主題則是愛國主義。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對祖國和人民的最深沈的愛,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這種感情在近代中國人民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我愛這土地》這首詩創作於1938年,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分析:

主題:艾青是壹個吃農婦的奶長大的、深深感染了農民式的憂郁的人,這種來自土地耕植者的憂郁又強化了他對土地懷有著的永恒的憂患感。他的詩關註的始終是和土地合二為壹的普通農民的命運,詩集《北方》中的詩篇真實而生動地寫出了中國農村現實的靈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農民和士兵的生活和鬥爭,顯示了他從土地系列意象所延伸出來的象征義。《我愛這土地》表達了壹種深沈的愛國主義情感。詩人把自己比成壹只鳥,表示要不倦地為祖國的土地、河流、風和黎明而深情地歌唱,即便是死了,也要整個融進祖國的土地中,“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壹往情深地抒發了對祖國、民族、土地的真摯深沈的熱愛,像誓詞壹樣嚴肅,像熱血壹樣莊嚴。發表後,立即對詩壇對讀者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藝術特色:

首先,具有憂郁的詩緒。“憂郁”是構成艾青詩歌藝術特性的基本要素之壹,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憂郁”,顯示了其抒情個性的獨特。艾青的憂郁壹方面來自個人的經歷和性格、壹方面來自於留學法國時期所感受到的“漂泊的情愫”和西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學思潮的影響,另壹方面也來自於特殊的時代。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艾青輾轉在北方,親眼見識了載負著土地的痛苦重壓的北方農民的現實苦難,與我國古老民族的感時憤世、憂國憂民的傳統產生了心靈的契合。因此,這種憂郁裏,浸透了詩人對祖國、人民的極其深沈的愛,更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忠實和深刻的思索。詩中那只自喻的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著,壹直到死的意象,那“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的神聖誓言,都浸染著憂郁的情感色調,把詩人甘為祖國奉獻壹切的決心抒寫得淋漓盡致,深婉動人。“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深沈的憂郁情感使這樸實平易的詩句,流瀉出驚天動地的撼人力量,鼓動起人們對祖國民族土地的熱愛之情。縱觀艾青憂郁的形成過程,